誰將成為“第三家庭”
招行客服熱線在回復詢問時表示,自2月1日起,內地客戶欲在香港開立儲蓄卡“香港壹卡通”,需滿足年齡18周歲、為內地居民並持有招行“私人鉆石卡”(私人銀行卡或鉆石卡)、連續三個月日均資產不低於500萬元等條件。客服人員表示,此次調整是招行業務流程轉型和香港系統優化的要求。
壹般來說,內地居民開立香港賬戶,主要用於購買和續交香港保險費、境外投資和跨境轉賬。2016以來,內地資金出海需求旺盛,內地人不斷湧入香港開戶。招行的“香港卡”因辦理方便、資產門檻低而廣受歡迎。業內人士表示,現在要求賬戶內有500萬元現金是普通客戶力所不及的,會將大部分人的開戶需求拒之門外。
除了招商銀行和花旗銀行,最近壹些在內地的港資銀行和在香港設有分行的中資銀行也收緊了內地投資者的資格。中國銀行客服人員表示,客戶開戶需要附加購買保險產品滿壹年或購買理財產品滿兩個月以上,且購買金額超過20萬元的條件。其他銀行雖然暫時沒有對個人資產門檻設限,但是在資質審查上越來越嚴格。即使材料準備充分,申請也不壹定能通過。
前幾年客戶在香港開戶相對容易,香港的銀行也很歡迎。有業內人士認為,現在風向逐漸轉變,內地人在香港開銀行賬戶越來越難,未來可能會更難。有媒體猜測,兩家銀行大幅提高開戶門檻後,誰會成為“第三”?
銀行的“跟風”
值得註意的是,這些都與“個人資金出海通道不斷收緊”的判斷密切相關。至於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去年年底內地居民赴港買保險被限制時被炒熱過壹次,今年年初最新的個人購匯政策發布時也被炒熱過壹次。最近招商銀行提高開戶門檻100次,自然又被拿出來熱了壹把。
香港某銀行人民幣業務工作人員表示,內地資金出海需求強烈。尤其是去年以來,內地人不斷湧入香港開戶,在香港銀行提取現金也大幅增加。“不排除未來其他銀行會陸續提高門檻,以保持跨境資金流動的合規性。”言下之意,香港收緊內地賬戶在壹定程度上是為了防止洗錢。
有評論認為,事實上,在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壓力、外匯占款漲跌、資本加速流出等因素疊加下,銀行順應管理層穩定匯率、鎖定資本的意圖,提高境外開戶門檻並不奇怪。
有媒體稱,2016年,人民幣對美元下跌7%,為近年來最大跌幅。在美聯儲加息預期下,資本外流壓力將繼續擴大。今年最新的《個人購匯申請表》明確指出,不得用於境外購房、證券投資、購買人身保險和投資回報分紅保險等尚未開放的資本項目。在外管局的壓力下,中國大陸銀行采取了壹系列措施控制資本外流,以減輕人民幣貶值壓力。再加上香港銀行開戶門檻大幅提高,三方面疊加,個人資金出海的渠道已經基本被堵死。
打開窗戶就不會再關上了。
然而,開戶的收緊並不僅僅是針對內地資金的“狼來了”。其實花旗銀行雖然把開戶門檻提高了150倍,但標準是壹樣的。換句話說,提高門檻不僅是針對內地客戶,也是針對所有國際客戶。
香港金融管理局副總裁阮最近表示,許多做法都是基於對銀行自身風險的分析。事實上,除了內地人在香港開戶困難,銀行風險管理的收緊也讓很多香港本地人和中小企業開戶非常困難。目前,HKMA要求銀行引入審查機制,以便未能申請的客戶有權上訴。
針對“個人資金出海通道不斷收緊”的判斷,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不會回到資本管制的老路,開放的窗口不會再關閉。
潘強調,外匯管理政策沒有改變。新的壹年,外匯監管部門將加強監管,嚴厲打擊企業虛假對外投資、虛假利潤匯出、偽造貿易背景騙取外匯、個人分拆購付匯、非法買賣外匯、假借貿易或投資渠道對外轉移資產等違法行為。
他還指出,目前部分境外保險購買是在經常項目下,沒有限制,比如出國旅遊時購買的人身意外險、疾病險等。但如果買的是投資分紅險,屬於個人資本,我國還沒有開放。因此,境外購買投資型保險產品違反了我國現行的外匯管理政策。
比如香港有業內人士說,很多內地人只在香港開戶買保險,資金進出很匆忙,引起了香港銀行的警惕。結合潘的表態,內地客戶在港行開戶資格趨嚴,確實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