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外匯行情大全網 - 外匯開戶 - 2戰之後日本為什麽那麽強大

2戰之後日本為什麽那麽強大

二戰後日本經濟發展原因:

歷史上,日本憑借其超凡的能力得以重建並發展起來,特別是二戰後的經濟復蘇和繁榮。把其闡述為以下幾點:第壹,日本進行比較廣泛的社會改革,進壹步消除了生產關系中的封建落後因素;第二,美國扶植日本;第三,國民經濟的非軍事化;第四,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教材的闡述如蜻蜓點水式簡略,總有種言猶未盡之感,筆者認為有必要作更為具體而深刻地探究,讓歷史更為鮮活生動,讓學生更能深入問題的本質。

壹、美國的扶植政策。主要表現在:

第壹,對日本的獨占和政治改造。二戰後,美國單獨占領日本,長達七年,保證日本領土的完整性和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的單壹性,有利於日本長期穩定發展。美國還對日本進行了以民主、法制為基礎的政治改造。羅伯特?埃德爾斯坦和讓?邁克爾?保羅教授說:“為取得成功,就必須立即進行廣泛的體制改革,即創造性地打破阻礙日本經濟復蘇或經濟增長的那些障礙。”①如解散財閥,在壹定程度上去掉了大企業中以家族血緣關系為基礎的封建性和排他性,革除了財閥企業的壹些封建性弊端,為企業間較為平等的競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壹批有能力的新人提拔到領導崗位上。農地改革,使日本半封建的土地制度基本瓦解,解放了農業生產力,擴大農村市場,這使日本進入了壹個比較純粹的資本主義社會。美國出於在遠東戰略的需要,還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和天皇制,以美國的“三權分立”原則對日本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政體進行改革。美國的這些措施為日本戰後走上和平建設,集中精力抓發展道路提供了可靠保障。

由於“冷戰”需要,對日本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給予大力支持。美國放棄了對日本戰爭索賠,撤消了以拆遷日本軍事工業作為戰爭賠償的計劃。1947年1月至1948年3月,美國先後提出兩個新方案,對先前的“賠償方案”進行大幅度修改,將拆遷的工業設備減至方案的30%。至1949年5月,幹脆宣布取消日本的壹切賠款。②戰後初期,美國給日本20多億美元的援助和貸款,並向日本提供大量的石油、煤、鐵礦石等能源和原料。從而促進了戰後日本經濟的振興,並且美國“核保護傘”戰略大大節省了安全防務的費用。

第二、亞洲的兩場局部戰爭為日本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契機。特別是朝鮮戰爭,極大促進日本戰後經濟的復蘇步伐。戰爭引起了“特需景氣”,侵朝美軍大量向日本廠商進行軍事訂貨和購買廉價勞務,使日本企業積存滯銷的1000-1500萬日元庫存產品壹掃而空,並壹舉改變了財政緊縮中苦苦掙紮的日本經濟被動局面。據統計,從戰爭爆發到1953年,這種特需收入為12.8億美元,廣義上的特需收入為23.8億美元。日本外匯儲備1949年僅為2億美元,1952年未增至11.4億美元,三年內增長了近五倍,特需收入在外匯收入中所占比率到1953年達38.1%之多,20多萬人直接受益於特需生產,總之至1955年,日本特需收入總計達36億美元。特需收入刺激了日本經濟的恢復,增加了勞動者的收入,帶動了有效需求的增長,而且為增加原料進口和先進技術進口,更新陳舊設備提供了有利條件。朝鮮戰爭的爆發及由此引起的國際局勢的變化,促進了日本對外貿易的迅速發展。朝鮮戰爭賦予了日本實現擴大進出口上的機會,日本通常出口貿易顯著增加,1950年7月,日本出口總額增長為7400萬美元,比6月份增加18%,創造了戰後日本月出口額的最高記錄。1950年上半年,日本月平均出口額為5000萬美元,則下半年壹下子躍升為8000萬美元。可以說朝鮮戰爭是日本經濟的回生妙藥。③

二、日本政府強有力的國家幹預和領導是經濟發展的源動力。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推動,其主要表現形式是國家加強對經濟的宏觀管理。

  • 上一篇: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金華分行怎麽樣?
  • 下一篇:在國外丟了臉,林盛斌出現在外國媒體報紙上,憤怒地批評人們在崩潰背後建立網絡混亂。妳怎麽想呢?
  • copyright 2024外匯行情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