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末,我國外匯儲備達到7 110億美元。
2005年以來對外貿易順差迅速擴大,貿易摩擦進壹步加劇。
適當調整人民幣匯率水平,改革匯率形成機制,黨中央、國務院抓住有利時機,於2005年7月21日出臺了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
改革的內容是,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壹美元,而是按照我國對外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選擇若幹種主要貨幣,賦予相應的權重,組成壹個貨幣籃子。
同時,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壹籃子貨幣計算人民幣多邊匯率指數的變化,對人民幣匯率進行管理和調節,維護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中國人民銀行)
(壹)匯率改革以來,人民幣匯率升值過程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幣匯率改革以來,人民幣匯率的走勢基本上是在不斷升值的。
不過詳細考察,可以看出這個升值過程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對去年7月21日匯改以來人民幣走勢的分析
1、第壹階段是平穩升值階段:
時間是2005年7月21日——2006年5月15日。
是人民幣匯率兌美元首次破八前的階段。
2005年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改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了2005年7月以來人民幣匯率波動性不斷擴大的發展態勢。
匯改初期,每月各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波動的標準差基本在0.30以下。
2005年7-12月,僅有8月份該值大於0.30,7月和11月份均在0.20以下。
而進入2006年以來,隨著匯率中間價確定方式的調整,人民幣匯率波幅明顯擴大。
3月份各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波動的標準差達到0.96,4、5月份維持0.50以上。
因此,如果說人民幣匯率5月15日破八可以理解為人民幣匯率波動區間正在逐漸加大的信號更為準確。
2、第二階段是人民幣匯率振蕩調整階段
時間是2006年5月15日——2006年7月19日。
,在8左右人民幣匯率進行壹段時間的振蕩調整飾在情理之中的。
不過,由於我國國際收支順差的擴大,和美元的貶值,人民幣升值的方向不會改變,因此經過壹段時間的振蕩之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於2006年7月19日再次破八後,真正進入“7”的軌道,並開始加速升值。
3、第三階段是人民幣加速升值階段:
時間是2006年7月19日——現在。
人民幣真正進入“7”的軌道,開始加速升值。
人民幣匯率破八後,並沒有減輕人民幣匯率未來繼續升值的預期,反而加快了升值速度。
我們認為主要原因是:由於出口增速遠高於進口,我國貿易順差繼續擴大。
中國2006年6月底外匯儲備已經達到9411億美元,2006年10月份我國貿易順差再創歷史新高。
2006年10月份單月貿易順差突破200億美元,同時也是歷史上單月順差規模首次突破200億美元。
1-10月份累計順差規模達到1336億美元,是去年全年的1.3倍。
按照目前的趨勢,全年貿易順差很可能接近1700億美元。
因此,我們認為高額貿易順差的持續是導致人民幣升值加速的主要原因。
這可是我的畢業論文啊。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