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具有特殊的意義。壹方面提高了埃及在世界上的地位,另壹方面也增加了收入。通過運河的船只除了按噸位交過路費,還要交引水費和航標費。近年來,運河每年為埃及增加外匯收入約7億美元,平均每天近200萬美元。運河收入與石油、匯款和旅遊並列為埃及的四大財政來源。
巴拿馬運河是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航運動脈,被譽為世界七大工程奇跡之壹。位於美洲巴拿馬中部,橫跨巴拿馬地峽。巴拿馬運河全長865,438+0.3公裏,水深從65,438+03米到65,438+05米,河寬從65,438+050米到304米..整條運河的水位比兩洋高26米,有6座船閘。壹艘船通過運河通常需要9個小時,可用於7.6萬噸級船舶的航行。壹方面,巴拿馬運河連接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大大縮短了歐洲到太平洋的海上航程。另壹方面,也促進了世界航海業的發展。
英國在19世紀通過工業革命確立了“世界工廠”的地位後,以1846年《谷物法》的廢除為標誌,由原來的保護性關稅轉變為自由貿易所采取的外交政策。看到谷物法和英國成為世界工廠。隨著工業革命的迅猛發展,19世紀四五十年代,英國工業資產階級要求廢除代表土地貴族利益的保護性關稅政策,實行代表本階級利益的自由貿易政策,如願以償。自由貿易政策的實施促進了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和繁榮,使工業資產階級獲得了排他性的政治主導權。但是,對於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國家來說,自由貿易政策是壹種經濟侵略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