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烏克蘭實際已經被分制了,比如東部的頓巴斯地區、克裏米亞、赫爾松等州已經被俄羅斯控制,俄羅斯控制這幾個州後,並不急於擴大戰果,而是用當地組成的民兵與烏克蘭政府軍糾纏,俄羅斯只出庫存的武器,目的就是和烏克蘭發持久戰,迫使烏克蘭就範,那就是保持中立,占領烏克蘭並不是俄羅斯的目的,因為那樣不但沒有緩沖區,還多了好幾個北約鄰居,對俄羅斯更不利,所以現在占領烏克蘭幾個重要地區,利用當地資源與烏克蘭打仗,即能拖住烏克蘭無法加入北約,也拖住北約不斷為烏克蘭輸血消耗北約,這樣對俄羅斯是最好的結局,倒黴的只有烏克蘭。
俄烏戰爭打到這裏已經成了持久戰,東烏補給線就在自家門口,持久戰俄羅斯是不怕,但烏克蘭啥時候又怕過,北約30個國家就和打了雞血似的瘋狂支援,美國最為瘋狂,即使財政不足,也砍掉了156億防疫費用支援烏克蘭,武器更別說,多到有些到烏克蘭手裏網上售賣,全都是清壹色的美式、德式裝備,甚至還派了很多的特種教官訓練烏軍,直到現在還有很多雇傭兵去烏參戰
現在大家都清楚俄羅斯被制裁成啥樣了,目前只能靠石油天然氣稱會兒,戰爭勞民傷財,財政虧空嚴重,俄羅斯因該慶幸他們有普京,但他們也因該悲傷他們只有壹個普京,普京出了事有誰又能壓住兇猛彪悍的車臣人,普京壹直在選接班人,家底拼光了後世之君又咋辦,老百姓又咋辦
東烏親俄,西烏親歐,烏克蘭有壹百多個民族,即使真的占領這麽多的民族也不利於俄羅斯管理,當年斯大林搞工業化,把糧食,牲口這些歸集體所有,需要大量出口換取外匯資本,以支持本國工業化,促使了烏克蘭大饑荒,餓死了350萬人,流失了700萬,納粹不是無緣無顧來的,當年二戰德軍來時烏克蘭人民手舉鮮花歡迎,這也能看出來時多仇恨,這是骨子裏的,不要說俄羅斯和蘇聯是兩回事,首都還都是莫斯科呢,至少烏克蘭人民不聽
俄羅斯打這場戰爭是因為烏克蘭加入北約,北約就可以在烏克蘭建空軍基地,他離莫斯科很近,威脅到了首都安全,如果占領烏克蘭全境,那麽烏克蘭在名義上就屬於俄羅斯,之間和波蘭、斯洛伐克這些北約國家接壤,沒有緩沖地帶。
烏克蘭主要經濟和工業產值都在東面,至少占了八成,拿下東烏實際上西烏也只能茍延殘喘了。俄烏沖突膠著,歐洲能源危困,美國生收漁利,這才是這場地緣政治沖突的目的和鬥爭的戰略意圖。贏家只有壹個,其他參與國和事件波及地區,沒有獲利方,只有無情的傷害和經濟衰退、生靈塗炭,民生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