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導遊業務的主要內容,更是導遊技巧的主要內容。
這些內容是什麽呢?它們就是經過半個 世紀,幾代旅遊工作者總結出來的吃、住、行、遊、購、娛。
壹、導遊業務“六要素”的形成及其重要性現在,在咱們中國,從中央到地方,從領導到群眾,從旅遊企業家,到導遊人員,只要壹提旅遊業,大家都談旅遊業的六要素,這六要素是什麽?經過多年實踐、研討,從上到下,從學者到實踐家取得***識,這六要素是吃、住、行、遊、購、娛。
大家別小看這六個字,這六個字是經過幾代人,經過長期的實踐,付出大批業內人士的血汗,從成功經驗、失敗教訓中歸納出來的,集中了成千上萬旅遊工作者的智慧。這六個字,現在是我國發展旅遊業的要素,指導旅遊業的規範,衡量旅遊業的標準,同時,也是我們廣大導遊員進行導遊安排時必須考慮的六個要點、六個方面。千萬別小看這六個字,它經過長期實踐、至少經過了幾十年才形成的。
這叫做“十年磨壹個字”,不信,有史為證:新中國的旅遊業,是從1954年創建中國國際旅行社為開始的,為了籌組這家旅行社,1953年6月18日呈送中央的報告稱,“為解決外賓的吃、住、行問題”,“決議籌組壹個國際旅行社”。
沒過兩天,周總理便批示“請即指導有關方面籌辦”。於是,在周總理親自關懷下,新中國旅遊業誕生了,當然,當時稱之為旅行業。這樣,從1954年之後的 10年間吃、住、行為旅遊接待活動的三要素。中國人說也怪,向來愛用“旅行”這兩個字,不大愛用“遊覽”這兩個字。
隨著客源變化,西方遊客大增,自費遊覽者大增,1964年我國首次設立主管旅遊事業的政府機構———中國旅行遊覽事業管理局。
我們對旅遊的認識從“旅行”進入到“遊覽”階段,此後的20年中,旅遊業以“吃、住、行、遊”為四大要素。這壹時期,我們旅行社所發的“接待計劃”,幾乎篇篇都指示導遊人員壹定要安排好遊客的“吃、住、行、遊”。
進入到20世紀80年代,當時主管旅遊工作的領導同誌,看到許多西方遊客在中國只遊覽不購物,為了賺取更多外匯,提出要“像擰毛巾壹樣地將外國人的錢賺來,支持社會主義建設”。
於是在四要素之後,又加上“購”的要素,我國的旅遊紀念品、工藝品從此發展起來了!近10多年來,西方遊客進壹步增多,他們對在華遊覽又稱贊又抱怨,他們抱怨說“在中國旅遊是白天看廟,晚上睡覺”。
遊人強烈要求增加晚間文娛活動,所以,要素之中,又加上了“娛”的要求。於是,閉路電視,卡拉OK,夜總會紛紛出現。
這就是“吃、住、行、遊、購、娛”六要素形成的簡單過程,是個從低級到高級發展的過程,從中我們可以感到,這六個字的來之不易,它們是眾人實踐的總結,是幾代人智慧的結晶。
六 要素是我國旅遊業的特點,是我們安排旅遊活動的六個必須註重的方面,因而也是我們導遊員提高自己工作技巧和藝術,應當依據的六個方面。吃、住、行、遊、購、娛,六個方面,密不可分,缺壹不可,都應加強。
談到重要性,我們可這樣概括:“吃”是首要的,中國人講究“民以食為天”,“吃”更是旅遊的目的之
壹;“住”是旅遊的保障,沒有舒適的住的條件,旅遊難以進行;“行”是關鍵,沒有“行”就沒有旅遊;“遊”是核心,不為遊,遊客出門幹什麽?“購”是遊中樂趣,不僅購買時有快樂,日後欣賞起來,更是其樂無窮;“娛”是遊中的消閑,娛樂休息好,才使旅遊更完美,更有生氣。 所以,以上的“六要素”也是我們提高接待水平、導遊技巧水平,必須全力提高的六個方面,缺壹不可。
二、如何提高導遊水平首先,我們來看看現在的導遊的狀況:全國現有導遊人員近20萬,其中15萬為正規軍,持有國家所發的導遊證書;另外5萬名,持各地、各景區所發,只有在該區有效的臨時導遊證.
在這15萬名正規導遊員中,按其業務水平分為四級,為特級,其次為高級、中級和初級;現在全國情況為:有24名特級導遊,1139名高級導遊, 4002名中級導遊,絕大多數,也就是14.4萬多名為見習和初級導遊。這個局面不迅速改觀,導遊水平將成為旅遊業發展的滯後因素,進入WTO後更顯得迫切。我們曾受國家旅遊局委托,對導遊員狀況進行評估,在調查中,我們被導遊的模範行為和所創造的業績所感動,但也被目前不少人不專心研究提高業務的水平而不安,而擔心。在這方面,筆者評估為:“考導遊證書的人多,考導遊等級的人少;拿導遊當飯碗的人多,拿導遊當學問的人少;以導遊為職業的人多,真正敬業的人少;研究回扣、小費的人多,鉆研導遊業務、藝術的人少;管理、論述導遊的人多,真正懂導遊的人少。”那麽,導遊員應當如何提高自己的導遊技巧和藝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