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邊太太從事的是日元套利交易,即借入低利率的日元,投資於收益率較高的國外債券或外幣存款。只要日元不大幅升值,就可賺取比較穩定的利差收益。日美利差曾在較長時間穩定在5%。
賣掉手上持有的日元,換取具有高息收益的外幣,賺取固定的利差收益。眾多手握家庭財政大權的日本家庭主婦,就是用這樣簡單的方法實現著其家庭資產增值。根據東京外匯市場委員會統計,2009年4月該市場1個交易日的交易額為2542億美元,事實上這壹數據同比往年已大幅下降。這種交易額,其集合起來的能量可達壹些小規模經濟體的預算規模,對國際貨幣市場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
經過多年的發展,在壹大批富裕的中產階層中誕生了渡邊太太。不過,在2006年7月日本結束零利率政策後,日美利差逐漸縮小。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美國、澳大利亞等國不斷降低利率,失去高息貨幣魅力。再加上有人認為日本金融機構相對健全,日元成為重要避險貨幣,日元套利交易平倉大量出現,資金流向日元導致日元步步走高,渡邊太太出現虧損。
日本此次推出限制杠桿比率舉措,希望借此降低外匯保證金交易的投資熱度。不過,這並不影響很多資深“渡邊太太”尋找新的投資機會。在網絡論壇上,很多“70後”主婦在熱烈討論股票、國內外債券、基金、信托等投資渠道。野村證券等公司還專門為女性開設投資講座。在書店,帶有小說風格的商業類書籍大受女性歡迎。畢竟根據日本央行統計,截至2010年3月末,日本家庭持有的金融資產達到1453萬億日元。渡邊太太新動向很受人們關註。
就在老壹代“渡邊太太”孜孜求索時,經濟不景氣導致收入減少;現在的年輕壹代“渡邊太太”並沒有足夠的閑錢大膽投資,而是擔心少子老齡化而造成的未來養老問題。壹些年輕的“渡邊太太”說,她們在努力儲蓄,“沒有動輒拿出100萬、200萬日元投資的余地和勇氣”。
在日本社會的變革轉型中,渡邊太太出現了新老分化,她們各自有著自己的壹本理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