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對外投資決策時,要仔細研究影響對外投資的各種因素。這些因素主要包括:
(1)對外投資的盈利能力和增值水平。提高對外投資超過國內投資的收益和增值水平是對外投資的前提條件。
(2)對外投資的風險。對外投資風險是指企業因對外投資而遭受經濟損失的可能性,或者無法獲得預期投資收益的可能性。投資風險的增加會破壞投資收益的安全性,所以投資的風險也可以稱為投資的安全性。誘發對外投資風險的因素有很多,如政治、經濟、技術等。自然因素和企業自身因素往往結合起來影響投資收益。對外投資的風險主要包括利率風險、價格風險、市場風險、外匯風險和決策風險。
(3)對外投資的成本。對外投資成本是指從對外投資的分析和決策到收回全部投資的全過程的總支出。包括:
(1)前期費用是指從投資項目提出到決策期間的調查、評估、準備等費用的可行性分析費用;
(2)實際投資,即用於投資的資金,如合資投資、股票和債券的購買價格;
(3)資金成本,對外投資所需的籌資成本,如融資費、利息、股息等。;
(4)投資回收費用。
對外投資的利潤和回收必須大於投資成本。
(4)投資管理和運營控制能力。對外投資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投資獲得其他企業的部分或全部經營控制權,以服務於企業的其他經營目標。多少投資才算有必要的運營控制;取得控制權後,如何實現其權利等問題。
(5)籌資能力。對外投資決策要求企業及時、足額、低成本地籌集所需資金。
(6)對外投資的流動性。它要求外國投資資金能夠以合理的價格和較快的速度轉化為貨幣資金。因此,必須合理安排外資結構。壹般來說,短期投資的流動性高於長期投資;證券投資的流動性高於非證券投資。
(7)外商投資環境。對外投資不能脫離壹定的投資環境。投資環境是指企業內外影響企業投資活動的條件的總和。有的是企業可以控制的內部條件;有些是外部條件,企業控制不了的。良好的企業投資環境應該有更多的投資機會,健全的投資管理制度和完善的資本市場。
在上述對外投資決策應考慮的因素中,實際涉及到對外投資管理應遵循的原則。它們是:盈利性原則、安全性原則和流動性原則。這三個原則不可能總是兼得。在進行對外投資決策時,要從投資目的出發,找出三者的最佳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