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當時的壹兩白銀相當於1,000銅錢,而當時的大米才5兩,相當於現在的41,30人民幣。好多啊,我壹個月的工資!真的被電視劇忽悠了!
宋代壹兩銀子兌換成大米後,大概相當於924-1848元,不少了,但和唐代相比,差距不是壹般的大。
明朝萬歷年間,壹兩銀子可以買兩塊米。按照當時的計算,壹石是94.4公斤,也就是說明朝的壹兩銀子就是現在的660.8元。這個價格和我壹年的獎金差不多!
清代中後期,價值約為150人民幣220元。價格漲了這麽多?差距不是壹般的大。我壹直以為銀和金是重金屬,幾乎不貶值。誰知道,貶值的力度還不小!
1901年,這壹時期的1銀元相當於今天的人民幣70元左右。1925上海1銀幣可以買18斤大米。所以1銀元約合人民幣45元。好像白銀越來越不值錢了!
上世紀30年代的北平,壹元銀元可以請壹頓“涮羊肉”;在上海,壹個銀元可以請兩次西餐套餐。逛公園的話可以買20張左右,看電影的話可以買10張左右。從這個角度來看,在30年代,白銀的購買力還在上升。現在涮羊肉怎麽才能拿到3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