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外匯行情大全網 - 外匯開戶 - 國際貨幣合作的原因

國際貨幣合作的原因

如果我們承認全球化導致各國在貨幣經濟領域的相互聯系和相互影響日益加深,那麽壹國資本市場的異常波動就可能影響和波及國際資本市場,而國際資本市場危機也可能無法充分隔疫而困擾國內資本市場,這通常被稱為市場的“溢出”和“溢入”(Market SPill-over)。壹國貨幣政策也既可能傳遞到也可能受制於它國的貨幣政策,這通常被稱為政策的溢出和溢入(Policy Spill-over)。顯然市場或政策溢出及相關命題都僅對開放經濟體才有意義。鑒於對全球資本市場和對國際貨幣體系的管轄權的歸屬模糊不清,人們試圖通過國際貨幣合作來降低上述溢出效應。

基於“貨幣政策溢出”的國際貨幣合作理論的代表人物有庫珀等。經濟全球化的加深導致只有小型開放經濟才可以基本不考慮政策的溢出效應,而大國在制訂貨幣金融政策時,就不能不事先考慮相互間的政策溢出並進行政策協調。壹般認為,政策溢出效應主要通過貿易渠道和資本流動渠道傳遞。

以貿易渠道為例,壹國緊縮性貨幣政策可能導致進口需求的下降,而其政策溢出則給予其主要貿易夥伴壹個外源性需求緊縮;以資本流動渠道為例,壹國緊縮性貨幣政策意味著本幣利率上升,而政策溢出則導致向這個國家的資本流動,他國因資本外流而有意外緊縮。庫珀的大致結論是:在開放經濟下如果不考慮貨幣合作,則壹國政策效能將大為削弱。此後庫裏,列文和維達裏斯等(1987)研究了近年浮動匯率制發展歷程後指出,各國力圖確保它們宏觀政策的獨立性可能對世界經濟具有破壞性,溢出效應的存在說明各國可以通過國際貨幣合作來分享合作體系帶來福利增進。富蘭克爾的基本思路是:所謂政策溢出,是指在經濟相互依存不斷加深時,壹國的政策行為將影響別國的福利函數,而它國的政策行為同樣將影響本國福利函數的達成,因此各國彼此割裂和相互沖突的貨幣政策是不可取的,必須通過貨幣合作降低整體福利損失,富蘭克爾尤其主張以建立起較大的貨幣區(Currency Bloc)來作為國際貨幣合作的手段。

基於“資本市場溢出”的國際貨幣合作理論的代表人物歸功於蒙代爾,他分別討論了在固定匯率制和浮動匯率制下,資本流動帶來的溢出效應,以及壹國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搭配問題。目前基於市場溢出的貨幣政策合作大致有以下幾種思路:壹是主張國際貨幣合作可以降低市場和匯率的不確定性,即浮動匯率制在確保了各國貨幣政策獨立性的同時,並不能完全隔疫資本市場的溢出效應,其頻繁波動反過來將削弱各國貨幣政策的效能,各國讓渡部分貨幣主權進行合作可以降低外匯市場和匯率的不確定性,並最終使貨幣合作參與者受益;二是主張國際貨幣合作應該有恰當的水平和方式。S.漢和C.瑞因哈特等認為,估計在1992年時,1.7個百分點的利率差才會因溢出效應而引起貨幣市場間的波動,而現在0.7個百分點的利率差即可達到類似效果,甚至股票市場等其它資本市場的溢出效應也在增加,因此各國必須在會計準則、銀行監管、信息披露等方面進行適當的國際貨幣合作。可見,各國產生在貨幣領域進行合作的初衷,就在於通過貨幣合作降低政策或市場的溢出效應,並改善本國貨幣政策的效能及資本市場的穩健性

  • 上一篇:關於從瑞麗去緬甸
  • 下一篇:國外防疫政策
  • copyright 2024外匯行情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