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國民政府廢除銀本位制,實行紙幣制度的貨幣改革。1935 165438+10月4日。我國幅員遼闊,貨幣制度壹直十分復雜混亂,嚴重影響了商品的流通和交易,不利於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和國家的金融穩定。1933年3月,國民政府廢除兩元,實行銀本位制。雖然對貨幣制度進行了改革,但中國的貨幣制度仍然非常混亂。1934年6月,美國政府實施白銀收購法案,提高了白銀收購價格,造成白銀大量流出中國,動搖了銀本位制的基礎。為了穩定貨幣,擺脫金融經濟危機,國民政府采納了英國金融專家利齊羅斯的建議,決定放棄銀本位,實行法幣政策。1935 165438+10月3日,國民政府財政部發布關於實行法定貨幣的公告。其主要內容是:統壹貨幣發行權,實行法定貨幣政策。央行、中行、交行(後為農行)發行的紙幣為法幣;其他銀行不得繼續發行新鈔;所有稅收的支付和收取以及所有公共和私人資金都限於法定貨幣;不允許使用現金;其他由財政部原批準發行的銀行券,允許照常使用,財政部定期以法幣兌換。實行白銀國家所有制。禁止白銀流通,將收歸國有的白銀轉移到國外作為外匯儲備;凡持有白銀功能幣或生銀等其他銀幣的銀行、商店、其他公私機構或個人,應於6月5438+065438+10月4日起,交由發行準備管理委員會或其指定銀行兌換法幣。放棄銀本位,采用外匯本位。為了穩定法幣對外匯的匯率,規定中央、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可以不受限制地買賣外匯;法定貨幣的價值用外匯匯率來表示;法幣與英鎊的匯率保持在固定水平,當時規定法幣1元英鎊1先令2.5p,為此美國爭取。同年2月,美國改變了購買白銀的方式,迫使世界銀價暴跌,影響了中國外匯基金的穩定。1936年5月,國民政府被迫與美國締結《中美白銀協定》,法幣與美元保持固定匯率。法幣1元等於0.2975美元,成為英鎊和美元的附庸。法幣政策的實施統壹了貨幣制度,是中國貨幣制度的進步,對初期的社會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國民政府利用貨幣發行權集中的優勢,加強金融壟斷;還把法定貨幣作為無現金紙幣,用通貨膨脹發行來填補財政赤字,導致惡性通貨膨脹,成為後來國民經濟崩潰的重要原因。
上一篇:廣東南海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獅山軟件園分理處怎麽樣?下一篇:我很想出國留學,但是沒錢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