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劉邦之後,以漢為國號的國家真的很多,前後多達20個,但大部分都沒有漢朝那樣的風格。
而且當初也確實有幾個劉邦的後人想復興漢朝的輝煌,希望不辜負先輩的期望。因此,向所有人展示自己是漢朝的後代,炫耀自己的身份,也不是不可以。
至於後來和劉邦其實沒多大關系的人,也是想用漢字做國名。我覺得他們只是想和歷史上這樣壹個輝煌的漢朝扯上關系,喚起人們對原始漢朝的輝煌記憶,也許他們只是想僥幸。畢竟歷史上如果有壹個不好的朝代,人們都不想延續這個名字。也可能是對漢朝的挑戰。皇帝認為自己會超越漢朝,延續漢朝的輝煌。
其實除了單於,如蜀、周、秦等。,這些稱謂其實後世用的比較多,還有壹個原因就是壹個國家的領土恰好是前壹個國家的領土,所以幹脆直接用他們的稱謂。
還有壹點,我覺得大部分皇帝都是漢人,可能對漢二字有壹種天然的親近感。而且中國大部分人都是漢人,很喜歡漢這個詞,有利於聚攏人心。畢竟漢字是國號,所以大家在戰鬥的時候可能會經常想起自己當初的輝煌,所以也會給自己壹種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