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的作用 中國人民銀行作為中央銀行具有三大職能: ■制定與實施貨幣政策
■執行金融監管
■提供支付結算服務
中國人民銀行運行三個跨行支付系統,包括2000多家同城清算所、全國手工聯行系統、全國電子聯行系統。提供的服務包括:
■支付處理服務:為銀行結算大額與零售支付交易;
■提供結算帳戶:人行各級分支機構為商業銀行各級分支機構以及其他機構(如郵政儲匯局)提供結算帳戶服務;
■提供信貸服務:各銀行可從人民銀行分行拆借資金。
中國支付系統 中國支付系統與演變受到環境、文化、經濟條件、基礎設施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決定因素來自銀行結構與中央銀行帳戶結構: ■銀行結構:盡管中國銀行機構數量不多,但每家國有商業銀行都擁有數目眾多的分支機構,依據地域範圍按照規定的等級進行運作。每個分支機構都可看做獨立的實體,從而在壹家銀行機構內存在不同的標準與業務處理程序。每壹個分支機構都作為獨立的支付業務處理單位在央行當地分支機構開設獨立帳戶,因而形成了復雜而分割的支付環境。
■中央銀行帳戶結構: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與央行具有類似的多層次式結構,包括總行與多家省/自治區/直轄市級分行、城市/地區級中心支行以及數目眾多的縣級支行。每級商業銀行都在相應的央行分支機構開設帳戶。
受到多層次管理和高度分散式中央銀行帳戶結構的影響,中國支付系統可區分為6個系統:
■全國手工聯行系統(央行)
■全國電子聯行系統(央行)
■同城清算所(央行)
■全國電子資金匯兌系統(四大國有商業銀行)
■銀行卡系統(銀行卡中心)
■郵政匯兌系統(郵政儲匯局)
1、全國電子聯行系統
全國電子聯行系統(EIS,TheNationalElectronicInter-bankSystem)由人民銀行擁有並運行,采用VSAT衛星通訊技術,為分散式處理系統,全國2000多家人民銀行分/支行聯入全國總中心,參與者為各商業銀行分/支行。支持各種支付類型,但只辦理貸記轉帳,所有資金轉帳指令必須在帳戶余額足以支付的情況下才能被執行,支付系統無信用或流動風險。
2、全國手工聯行系統
人民銀行與四大國有商業銀行都有自己的全國手工聯行系統(Paper-basednon-localfundstransfersystems)。1996年以後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以全國電子資金匯兌系統取代手工聯行,但人行依然運行自己的手工聯行系統,用以處理跨行紙憑證異地支付交易以及人民銀行分/支行之間的資金劃撥。
商業銀行的系統支持貸記與借記支付;人行的系統辦理人行各分/支行間的資金劃撥、國庫款項的上繳下撥及劃轉,以及商業銀行內大額資金轉帳。手工系統分為全國、省轄與縣轄三級聯行,采用電匯或信匯方式直接交換支付工具。
3、同城清算所
全國2000家同城清算所(LCHs,LocalClearingHouses)分布在中心城市和縣城/鎮,全部同城跨行支付交易和大部分同城行內支付業務經由同城清算所在商業銀行之間進行跨行清算後,再交行內系統進行異地處理,參與者包括轄區內絕大多數銀行分支機構,支持貸記與借記支付,支票是主要的應用,只允許在同城內使用。
4、電子資金匯兌系統
1996年起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建立行內電子資金匯兌系統(Electronicintrabankclearingsystems)以取代原來的手工聯行,具有類似的多級樹型結構,大多采用凈額批處理方式。
上述系統都為跨分行的系統,並非真正意義的跨行系統與行內系統。壹個重要特征是,對於異地紙憑證支付,先在同城範圍內各商業銀行間進行跨行結算,再由商業銀行辦理異地行內清算,即“先橫”(跨行)“後直”(行內)的處理方式。
中國現代化支付系統 90年代以來人行主持的中國現代化支付系統(CNAPS,China’sNationalAdvancedPaymentSystem)項目是對原有支付系統的改造,采用了先進的設計與技術以適應未來的需求。 CNAPS項目包括建設覆蓋全國的金融數據通訊網(CNFN)這壹基礎設施,將眾多銀行機構聯結到全國和地區支付業務清算和結算中心;以及開發壹系列支付應用處理系統,如大額支付系統、小額支付系統等,以逐步取代原有分散的各個支付系統。
大額支付系統(HVPS,HighValuePaymentSystem)由央行擁有和運行,是所有支付應用系統的核心,采用RTGS方式,為跨行資金轉帳、金融市場、證券市場、外匯市場提供當日資金結算,也為小額支付系統、同城清算所、銀行卡網絡以及商業銀行電子匯兌系統提供日終凈額結算。系統於2005年中完成全國推廣,1500家金融機構作為直接參與者,覆蓋6萬多分支機構。原有分散的銀行帳戶結構需要進行合並與集中化改造以適應全國統壹市場的需求。
小額支付系統(BEPS,BulkElectronicPaymentSystem)基於批處理方式,支持各類借記與貸記業務,2005年底系統開始試點,預計2006年中完成全國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