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升值對出口影響的兩個客觀事實:
1.2020年下半年,外貿出口將隨著人民幣升值進壹步加速。2020+065438+10月6-6月,我國出口分別增長0.5%、7.2%、9.5%、9.9%、11.4%、21.1%。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
壹是得益於中國率先走出疫情,國內全產業鏈供應鏈恢復生產,及時彌補了全球市場的供需缺口,推動出口超預期增長。這也符合我國外貿出口對外需(國際經濟景氣)敏感,對匯率不敏感的壹般歷史經驗。第二,雖然2020年6-6月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上漲了近10%,但同期人民幣匯率預測指數等人民幣多邊匯率僅上漲了2.7%。因此,此輪人民幣雙邊匯率升值主要反映了美元走弱的影響,對我國出口價格競爭力影響有限。
第二,人民幣升值對出口企業的財務影響大於對出口競爭力的影響。如前所述,人民幣多邊匯率在過去7個月裏漲幅不大。即使是2020年全年,人民幣匯率的預估指數也僅增長了3.7%,低於同期雙邊匯率近7%的漲幅。但自2020年6月人民幣升值以來,7-6月65438+2月人民幣月平均收盤價漲幅超過1%。考慮到出口申報到收匯通常有1到3個月的時間差,企業在此期間以美元計的出口收入所承擔的匯兌損失約為1%-4.7%。9月份以來,企業要承擔的最大匯兌損失在4%左右。
人民幣升值對出口的影響可能有限;
綜合以上事實和綜合因素,筆者認為,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出口的影響可能沒有想象中那麽大。
壹,
從年平均匯率來看,此輪人民幣升值對出口影響不大。從財務上講,本幣折算成外幣時,如果是股票數據,要用期末匯率;如果是流量數據,則使用期間平均匯率。雖然從匯率來看,2020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和收盤價都有較大幅度的上漲,但從年平均匯率來看,中間價與上年基本持平,收盤價僅上漲了0.17%。換句話說,人民幣匯率變動對2020年中美經濟實力對比變化的貢獻基本可以忽略。同理,不考慮月度出口分布不均,企業收匯結匯,匯率相比2019也沒有太大差別。即使考慮出口增速低和出口增速高的因素,2020年前11個月人民幣出口結算收入也只會下降0.22%。
第二,
主動的匯率風險對沖可以減少匯兌損失。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2020年前11個月,銀行代客即期結售匯中,13.7%為遠期結匯表現,占比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11個月占比顯著高於前9個月。同期該行代客期權交易相當於遠期交易量的63.7%。鑒於兩筆交易的期限結構相似,可以假設這兩筆交易的客戶也是同向的,並推斷銀行代客即期結售匯中約有22.4%做了遠期結匯性質的套期保值操作,其中約90%是1年以內的套期保值交易(符合國內企業基本壹年簽訂壹次出口合同的經濟特征)。
由於貨物貿易屬於有形貿易,更容易核查銀行的真實性,因此有理由相信銀行代客結匯項下遠期結匯的表現占比更高,或不低於25%。當本幣與外幣的利差為正時,基於匯率平價的遠期匯率優於即期匯率,因此這部分結匯中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匯兌損失有望減少。
三、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可以降低匯率波動風險。據中國人民銀行統計,2020年前11個月,貨物貿易項下人民幣結算平均占比14.5%。雖然低於2015年26.0%的峰值,但延續了2017年以來占比逐年上升的趨勢。這部分進出口以人民幣結算,國內企業不必承擔匯率風險,有助於減少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出口財務損失。
4.出口價格指數的上升有助於部分抵消人民幣升值的影響。據海關統計,2020年3-8月,出口價格指數同比上漲;1-2月、9月、10出口價格指數雖然同比下降,但考慮到同期PPI負增長,出口價格降幅也有所收斂。同時,2020年前10個月,除1和2月、9月合計外,其他月份的貿易條件指數均同比改善(4-7月同比改善率在10%以上)。這也有助於企業通過進口降低成本,增強抵禦升值沖擊的能力。
5.如果進口用出口外匯收入支付,也是對匯率風險的天然對沖。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的統計,將非金融企業境內外匯存款月末余額與月平均人民幣匯率收盤價取自然對數後,從2014年2月到2017年2月,二者之間存在弱正相關關系(相關系數為0.494)。在2018到2020年110期間,兩者之間的相關性變成了高度負相關(相關系數為-0.891,其中2020年前11個月兩者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933),也就是說。再加上上述人民幣計價結算和主動風險對沖,企業貨物出口項下不少於壹半的收入可免除或減少匯率波動風險。
六、如果選擇合適的外幣,出口企業也有機會減少匯兌損失。2020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上漲6.9%,大致相當於美元指數下跌6.7%。所以,此輪人民幣的強勢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同期美元的弱勢。同時,從國內銀行間市場24種人民幣對外幣交易中間價來看,2020年人民幣對歐元、澳元、新西蘭元、瑞士法郎、丹麥克朗、瑞典克朗仍有所下降。其中,歐元、瑞士法郎和瑞典克朗占美元指數六種加權貨幣的壹半,總權重為65.4%。2020年,人民幣對這三種貨幣的跌幅分別為2.6%、2.7%和6.3%。2020年前11個月,歐元占國內非銀行部門跨境外幣收入的3.6%,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其他兩種貨幣未單獨披露數據),邊際上幫助國內出口企業降低了人民幣升值帶來的財務沖擊。
綜上所述,2020年中國外貿出口表現強勁,主要反映疫情的錯峰效應,與人民幣匯率水平無關。迄今為止,出口受匯率波動的影響較小。此輪人民幣升值對出口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金融沖擊而非競爭力打擊。綜合各種因素考慮,人民幣升值對企業出口的財務影響並沒有預期的那麽大。企業可以主動或被動地部分管理相關風險。對於企業來說,跨境外幣計價和結算幣種的多元化非常重要。
即使美元指數預計繼續下跌,對歐元、日元、英鎊、加元、瑞典克朗、瑞士法郎等主要貨幣也會下跌。因此,只要這些貨幣對美元的漲幅大於人民幣對美元的漲幅,也可以通過選擇相關貨幣進行外貿出口的計價和結算來規避人民幣升值帶來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