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外匯行情大全網 - 外匯開戶 - 簡述國際收支不平衡的幾種類型及其原因。

簡述國際收支不平衡的幾種類型及其原因。

(壹)結構性失衡

壹國的國際收支狀況往往取決於貿易收支狀況。如果世界市場的需求發生變化,本國輸出商品的結構也能隨之調整,改該國的貿易收支將不會受到影響;相反,如果該國不能適應世界市場的需求而調整商品的輸入結構,將使貿易收支和國際收支發生不平衡。

由這類因為壹國國內生產結構及相應要素配置未能及時調整或更新換代,導致不能適應國際市場的變化,而引起本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稱為結構性不平衡。

(二)周期性失衡

西方國家經濟受再生產周期規律的制約。在再生產周期的各個階段,由於人均收入和社會需求的消長,會使壹國的國際收支產生不平衡。由於生產和資本國際化的發展,主要西方國家經濟周期階段的更替會影響其他國家經濟,致使各國發生國際收支不平衡。

這類跟經濟周期有關,壹種因經濟發展的變化而使壹國的總需求、進出口貿易和收入受到影響而引發的國際收支失衡情況,稱為周期性不平衡。

(三)收入性失衡

壹國國民收入發生變化而引起的國際收支不平衡,可能是由於經濟周期階段的更替,也可能是由於經濟增長率的變化所引起的。壹國國民收入的增減,會對其國際收支產生影響:國民收入增加,貿易支出和非貿易支出都會增加;國民收入減少,則貿易支出和非貿易支出也會減少。

這種由於國民收入的變化所引起的國際收支不平衡,稱為收入性不平衡。

(四)貨幣性失衡

在壹定的匯率水平下,壹國貨幣如果高估,則該國商品的貨幣成本與物價水平高於其他國家,必然不利於出口而有利於進口,從而使出口減少和進口增加;相反,則出口增加和進口減少。這種由於貨幣對內價值的高低所引起的國際收支不平衡,稱為貨幣性不平衡。

(五)政策性失衡

由於壹國推出重要的擴張或緊縮的財政或貨幣政策,或者實施重大改革而引發的國際收支不平衡。

(六)貿易競爭性失衡 由於壹國商品缺乏國際競爭力所引起的失衡

(七)過度債務性失衡 壹些發展中國家在發展民族經濟的過程中,違背了量力而行的原則,借入大量外債,超過了自身的承受能力,同時壹些發達國家實施高利率政策和保護主義措施,結果使發展中國家貿易條件進壹步惡化,國際收支逆差不斷擴大。

(八)偶發性原因

除以上各種經濟因素之外,政局動蕩和自然災害等偶發性因素,也會引起貿易收支的不平衡和巨額資本的國際移動,因而使壹國國際收支不平衡。

就上述各個原因來說,經濟結構性因素和經濟增長率變化所引起的國際收支不平衡,具有長期、持久的性質,而被稱為持久性不平衡;其他因素所引起的國際收支不平衡,僅具有臨時性,因而被稱為非持久性不平衡。

擴展資料

國際收支失衡是指壹國經常賬戶、金融與資本賬戶的余額出現問題,即對外經濟出現了需要調整的情況。壹國國際收支失衡的經濟影響。

不是指會計賬面上借貸雙方出現不平衡,因為借貸雙方始終是平衡的。對外,國際收支失衡造成匯率、資源配置、福利提高的困難;對內,國際收支失衡造成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的困難,即對外的失衡影響到國內經濟的均衡發展,因此需要進行調整。

在傳統的1977年的國際收支表中,只要基本差額即經常賬戶與長期資本賬戶的差額出現不平衡,人們便認為國際收支需要調整了。

自主性交易是否平衡,是衡量國際收支長期性平衡的壹個重要標誌。

自主性交易亦稱事前交易,是指個人或經濟實體為了經濟上的某種目的而自主進行的交易。壹國在壹個長時期裏自主性交易平衡,無須再依靠調節性交易來調節與維持,就可以說該國國際收支達到了實質性平衡。

補償性交易的觀點 也稱事後交易,是指在自主性交易出現缺口或差額時進行的彌補性交易

參考資料:

國際收支失衡_百度百科

  • 上一篇:會計憑證中的現金、銀行存款、轉賬可以綁定在壹起嗎?
  • 下一篇:建行每個月限制轉賬額度嗎?
  • copyright 2024外匯行情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