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外匯行情大全網 - 外匯開戶 - 蔣介石時期的通貨膨脹是哪壹年?1.

蔣介石時期的通貨膨脹是哪壹年?1.

國民政府發行的支持其在解放戰爭後期崩潰的標準貨幣。1948 8月19發布。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發動內戰,消耗了巨額財富,導致財政赤字急劇上升,物價瘋狂上漲。國民黨統治區社會經濟混亂,通貨膨脹在1948達到惡性時期,法幣大幅貶值。為了挽救其財政和經濟危機,維持不斷膨脹的內戰軍費,國民黨決定放棄法幣,轉而發行金圓券。19年8月,國民政府以總統令發布《財政經濟緊急處分令》,規定從即日起,以金圓券為記賬本位幣,發行總額限額為20億元。10月20日前,165438+300萬元法幣兌1元金圓券、30萬元東北流通券兌1元金圓券的比例兌現。限期贖回人民所有的金銀、銀幣和外幣券;限期登記管理中國人存放在境外的外匯資產。根據上述要旨,同時頒布了《金幣發行辦法》、《人民所有金銀外幣處理辦法》、《中華民國人民存款外匯資產登記管理辦法》、《整頓金融加強經濟管制辦法》等條例。發行金圓券的目的是為了限制物價上漲,其中規定“全國各地各類商品和服務的價格,按照8月1948+09日該地各類商品價格的匯率折算成金圓券”。這個政策癱瘓了商品的流通,把所有的交易都變成了黑市,讓整個社會陷入混亂。10 10月1日,國民政府被迫放棄限價政策,允許民眾持有黃金、白銀和外幣,並以金圓券提高匯率。限價政策壹取消,物價再次飆升,金證大幅貶值。10 10月11日,國民政府頒布《修訂金幣發行辦法》,取消發行總量限制。到1949年6月,金證發行總量已經達到130多萬億元,比原來的發行總量上限多了6.5萬倍。票的面額越來越大,從最初發行時的最高面額100元,到最後50萬元、100萬元的巨款。金圓券流通不到壹年,如同廢紙,國民政府財政金融全面崩潰。人們拒絕使用黃金券。
  • 上一篇:2016公務員筆試成績多少分進入面試
  • 下一篇:金融外匯的工作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外匯行情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