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學科分類與編碼》(GBT13745-2009(人文社會科學)),壹級學科經濟學有以下兩個學科:政治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比較經濟學、經濟地理學、發展經濟學。生產力經濟學,經濟思想史,經濟史,世界經濟學,國民經濟學,管理經濟學?數量經濟學、會計與審計、技術經濟學、生態經濟學和勞動經濟學。城市經濟學、資源經濟學、環境經濟學、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物流經濟學、產業經濟學?農業經濟學、運輸經濟學、建築經濟學、商業經濟學、價格研究、旅遊經濟學。信息經濟學、金融學、財政學、保險學、國防經濟學等經濟學學科。理論上,經濟學的範圍比金融學的範圍大得多。
總的來說,經濟學理論性比思辨性強。金融應用性大於實踐性。
:歷史淵源
財政和金融是現代經濟的產物。古代主要是農耕和農業經濟,主要是物物交換和簡單的貨幣流通,根本沒有財政和金融。比如在中國,壹些金融理論散見於各種古籍中關於“金融商品”的問題。作為壹門獨立的學科,最早形成於西方,被稱為“貨幣銀行學”。近代中國的金融是從西方傳入的,從古典經濟學到現代經濟學都有各種各樣的貨幣銀行理論。
20世紀50年代後期以後,“貨幣信用”的名稱逐漸被廣泛采用。這時,我們開始註重對金融問題的綜合分析,提出壹些理論問題,結合我國實際情況進行討論,如人民幣的性質、貨幣流通規律、銀行的作用、財政收支、信貸收支、物資供求平衡等。但是,總的來說,這壹時期,金融並沒有受到重視。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