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 金磚四國[編輯本段]名稱由來 “金磚四國”(BRICs),這個由美國高盛投資銀行的經濟學家創造的新詞,把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四國聯系了起來。“BRICs”是由巴西(Brazil)、俄羅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國(China)四國的英文名稱首字母縮寫而成,由於“BRICs”發音與磚塊(bricks)相似,故稱為“金磚四國”。 最早提出“金磚四國”這壹概念的是高盛證券公司。2003年10月1日,高盛公司發表了壹份題為“與BRICs壹起夢想”的全球經濟報告。高盛估計,巴西將於2025年取代意大利經濟位置,並於2031年超越法國;俄羅斯的經濟狀況將於2027年超過英國,並於2028年超越德國。到2050年,世界經濟格局將會劇烈洗牌,全球新的六大經濟體將變成中國、美國、印度、日本、巴西、俄羅斯。屆時,現有的六大工業國將只剩下美國與日本。高盛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2001年12月20日推出這個頗具有想像力的詞匯之後,很快便風行全球,成為對21世紀全球經濟走向的最大預言。奧尼爾在那份至今為全球經濟界引為經典的報告中預測,2050年以前,金磚四國的GDP將超過目前掌握全球經濟話語權的G7(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和加拿大),中國則將在2039年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第壹經濟強國。 隨著這壹全新概念的誕生,韓國總統盧武鉉率領上百名重量級政商人士展開“金磚四國外交”;G7財長會議2005年首度邀請金磚四國代表列席;日本豐田汽車等跨國企業的全球棋盤因此重新部署。從目前的情況看,金磚四國經濟發展的速度恰恰與“BRICs”壹詞的字母排序相反,中國遙遙領先,印度和俄羅斯次之,巴西則相對不溫不火。從更寬廣的視角看,至少前3國的經濟表現足以傲視G7所有國家,俄羅斯和印度每年的經濟“凈增長部分”,便可超越當今的荷蘭。據統計,俄羅斯的外匯儲備已經高達2800億美元,這個數據已經超越了歐盟成員國的總和。 2008年5月14日至16日,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舉行了首次“金磚四國”外長會議。會議期間四國外長就國際經濟和金融狀況、能源安全和環境問題、裁軍和不擴散核武器問題、國際貿易以及國際組織改革問題進行了廣泛討論。“金磚四國”外長會晤結束後將簽署聯合聲明,表明四國在世界發展和國際安全迫切問題上的統壹立場。[編輯本段]經濟現狀 2007年 綜合國際經濟權威機構的統計,目前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新興經濟體外匯儲備迅速增加,到2007年已占世界外匯儲備的3/4,“金磚四國”的中、俄、印三國都是“大戶”。新興國家經濟占全球經濟比重已由1990年的39.7%上升到2006年的48%。按購買力平價計算,“金磚四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達50%。“金磚四國”中除“中國速度”的發展舉世矚目外,印度經濟發展十幾年來平均年增長率壹直保持在6%~7%左右,2007年高達8.9%。中、印已成為全世界投資最具吸引力的三個國家中的兩個(另壹個是當前最發達國家美國)。俄羅斯經濟近7年來也保持了高速發展,GDP平均年增長率達到7.8%,黃金外匯儲備達4048億美元,蘇聯解體時遺留的2000多億美元外債,現已基本提前還清,重新跨入了世界十大經濟體行列。巴西發展相對稍慢壹些,2007年經濟增長也達4.4%。[編輯本段]中產階級 在經濟持續發展的“金磚四國”,以城市為中心,富裕階層和新富階層(中產階層)正在壯大。 美林公司和凱捷咨詢公司發表的《世界財富報告》指出:2004年,巴西有9.8萬人金融資產超過10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6.5%;俄羅斯有8.8萬人,增長4.8%;印度約有7萬人,增長14.8%;中國約有30萬人,增長4.5%。富裕階層的崛起,使得對高檔商品和各種金融商品的需求增多。 巴西:購置高檔房產 在巴西,僅占人口1%的富人卻擁有50%的國民收入,貧富人群收入差距之大堪稱世界第壹。富人多是鐵礦或原油等相關行業的大企業經營者。他們在聖保羅或裏約熱內盧等大城市置有豪宅,開著捷豹或沃爾沃等高級進口車。其中許多人還擁有兩輛汽車,購買高檔房地產的動向引人註目。 俄羅斯:青睞奔馳轎車 俄羅斯許多富人是在前蘇聯解體後,在國有企業民營化過程中靠收購能源相關企業起家的。俄羅斯富人占總人口的4%~5%
上一篇:金融創新有哪些類別?下一篇:選擇3份2020年銀行員工個人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