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外匯行情大全網 - 外匯開戶 - 開放經濟特區的意義

開放經濟特區的意義

開放經濟特區的意義;

1可以利用外資引進技術,提高產品質量,增強產品競爭力;

我們可以利用國外銷售渠道,適應國際市場的需要和慣例,從而擴大出口,增加外匯收入;

有利於引進先進技術,了解世界經濟信息。

經濟特區的意義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即經濟體制改革的“試驗田”、對外開放的“窗口”作用、對內地的示範、輻射和帶動作用、促進港澳繁榮穩定的作用。這四個功能,說到底就是壹個“支點”。正是這個巨大的支點,撬動了中國落後過時體制的巨石,撬開了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撬動了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試驗場-撬起落後系統的巨石。

1979年4月,首次提出設立“出口特區”。後來1980年3月,“出口特區”更名為“經濟特區”,在深圳實施。從本質上講,經濟特區也是世界上自由港區的主要形式之壹。

通過減免關稅等優惠措施,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鼓勵外商投資,引進先進技術和科學管理方法,促進特區所在國的經濟技術發展。經濟特區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靈活的經濟措施和特殊的經濟管理制度,堅持外向型經濟的發展目標。

7月,1979,廣東省的深圳、珠海、汕頭,福建省的廈門設立出口特區試點。1980年5月,決定將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更名為經濟特區。

到目前為止,中國大陸有七個經濟特區。經濟特區誕生於70年代末80年代初,成長於90年代。經濟特區的建立標誌著改革開放的進壹步發展。1992改革開放加速後,經濟特區模式向國家級新區轉移,上海浦東等國家級新區的新特區擴大改革,成為新壹輪改革的重要標誌。

  • 上一篇:金融學中的PE是什麽意思?
  • 下一篇:舊美元可以去銀行換嗎
  • copyright 2024外匯行情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