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涉及到國民經濟再分配中的積累與消費的關系問題。積累主要用於儲備和未來的投資,積累越多,則越可以通過投資與基本建設帶動經濟增長,但會影響消費水平;而消費越多,則用於儲備和投資的就越少,會影響經濟增長,進而在更進壹步的未來發過來影響消費能力。因此,積累和消費有壹個合適的比率。世界上有壹些國家屬於高積累率國家,如中國、巴西、印度等,所以這些國家的經濟增長率較高,但社會保障、社會福利相對滯後;壹些國家是低積累率國家,如歐盟的很多高福利國家,但其經濟增長比較緩慢。
外匯儲備屬於壹種特殊的積累,極端地說,也可以把這些外匯直接發給老百姓以改善生活,但很少有國家這樣做(當然也有少數國家這樣做過),因為這不是政府行為的正常方式。甚至我國的經濟學家中也有人建議中國人沒人發100美元,但被視為是笑話。我國不會直接發外匯給百姓的。這些外匯有其他用處,如用來建亞投行、給企業做出口補貼、對外經濟援助等,其效果比直接發外匯這種壹錘子買賣要好。
上一篇:建行的卡轉賬支取支出是什麽意思?下一篇:有哪些歷史上大國崛起的因素對今天中國的崛起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