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外匯行情大全網 - 外匯開戶 - 馬來西亞的綜合國力如何?

馬來西亞的綜合國力如何?

經濟20世紀70年代以前,經濟以農業為主,依賴初級產品出口。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電子工業、制造業、建築業、服務業發展迅速。與此同時,優先考慮馬來人和土著人的“新經濟政策”的實施旨在實現消除貧困和重組社會的目標。從1987開始,經濟保持了10年8%以上的高速增長。1991年提出了“宏圖2020”的跨世紀發展戰略,目標是在2020年把馬建成變成發達國家。我們重視發展高科技,推出了“多媒體超級走廊”和“生物谷”等項目。1998受亞洲金融危機沖擊,經濟出現負增長。通過穩定匯率、重組銀行和企業債務、擴大內需和出口等政策,經濟基本恢復並保持適度增長。巴達維上臺後,在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同時,下大力氣控制財政赤字,並將工作重點轉向農業等基礎產業建設,以促進農村發展。積極促進消費和投資,把民營經濟作為國民經濟增長的新支柱。鼓勵發展旅遊業和教育,實現經濟多元化。2006年4月,馬來西亞政府第九個五年計劃(2006-2010)獲國會通過,主題為“邁向卓越、輝煌和繁榮”,施政重點是減少財政赤字、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增加農業投資、扶持中小企業和促進旅遊業發展。2007年,馬來西亞政府相繼實施北馬輸油管道、伊斯幹達經濟特區、北馬經濟走廊、東海岸經濟區等大型發展計劃,以刺激經濟發展,實現未來經濟轉型。2008年下半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馬來西亞國內經濟增長放緩,出口下降。馬來西亞政府為應對危機,先後推出70億林吉特和600億林吉特刺激經濟。馬來西亞2008年主要經濟數據如下:GDP:211.5億美元,GDP增長率:4.6%。貨幣名稱:林吉特。匯率:1美元= 3.5林吉特(浮動匯率)。通貨膨脹率:2.5%。失業率:3.3%。自然資源豐富。橡膠、棕櫚油和胡椒的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曾經是世界錫生產大國,近年來產量逐年減少。截至2007年6月65438+10月1,馬來西亞原油儲量為201.8億桶。此外,還有鐵、金、鎢、煤、鋁土礦、錳等礦產。富含熱帶硬木。工業政府鼓勵以國內原材料為主的加工工業,重點發展電子、汽車、鋼鐵、石化和紡織。1至2007年8月,馬來西亞制造業銷售額為3378.6億林吉特,同比增長1.5%,就業人數為1101萬人。采礦業以錫、石油和天然氣開采為主。2005年礦業總產值預計為654.38+076.32億林吉特,增長0.8%。2006年,馬來西亞原油總收入為455.07億林吉特。據馬來西亞能源、供水和通訊部統計,到2006年底,馬來西亞原油儲量為52.5億桶,可開采19年。天然氣儲量24889.85億立方米,可開采33年。近年礦產品產量如下: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石油(萬桶/日)70.470、66.1液化天然氣(萬噸)、2194.8、2153.4、2266.9、2287.3(資料來源:國家石油總公司統計局)、農牧。農業以經濟作物為主,主要是油棕、橡膠和熱帶水果。糧食自給率70%左右。2006年農業總產值為499.3億林吉特,占國民生產總值的96.5438+04%,就業人口為1.387萬人。近年主要農林產品產量如下:(單位:萬噸):2006年、2007年、2008年棕櫚油1581 1277.7(1至10月)、1459.3 (65438橡膠120 16438漁業以遠洋捕撈為主,近年來發展了深海捕撈和水產養殖。2006年的漁獲量為654.38+0.4萬噸。服務業涵蓋面廣,包括水、電、交通、通信、批發、零售、餐飲、金融、保險、房地產以及政府部門提供的服務。20世紀70年代以來,馬來西亞政府不斷調整產業結構,使服務業迅速發展,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壹。2005年服務業增長6.5%,從業人員約535.36萬人,占全國就業人口的50.76%。是從業人員最多的行業。“多媒體超級走廊”自1996建立以來,已創造了4萬多個就業崗位。截至2006年7月,多媒體超級走廊1552註冊公司的銷售收入約為60億林吉特。近年來服務業產值及其占GDP的比重如下:2003年、2004年、2005年產值(億林吉特)為1335.31.151.44,占GDP的57.6%。1990和1994年舉辦了兩次馬來西亞旅遊年。酒店約1878,酒店入住率55.3%。主要旅遊點有:吉隆坡、雲頂、檳城、馬六甲、蘭卡威島、釣曼島、熱朗島、邦克島。據馬來西亞旅遊部統計,2006年赴馬來西亞旅遊人數為654.38+0754萬,同比增長6.8%,旅遊收入為360.2億林吉特,同比增長654.38+03%。2007年上半年,外國遊客在馬來西亞的消費總額為2404.38+0.3億林吉特,同比增長45.9%。2008年,赴馬來西亞旅遊人數為2205萬。全國有良好的公路網,公路、鐵路主要幹線貫穿馬來半島南北,航空業也比較發達。公路:2003年,全國公路總長75893公裏。截至2005年底,全國共有註冊車輛1480萬輛。鐵路:2003年全長2267公裏,主要貫穿馬來半島。水運:內河運輸不發達,海上運輸80%以上依賴外航。* * *各類船舶1008艘,其中註冊商船508艘,噸位100,註冊總噸位1755000噸;50艘遠洋船。* * *有19個端口。近年來,大力發展遠洋運輸和港口建設。主要船公司為馬來西亞國際海運公司,主要港口有巴生、檳城、關丹、新山、古晉、納閩。航空運輸:民航以馬航為主,飛機110多架,航線113條,其中國際航線80條。1996 165438+10月,第二家航空公司亞洲航空投入運營。中國共有37個機場,包括5個國際機場:吉隆坡國際機場、檳城、蘭卡威、哥打基納巴盧和古晉。財政與金融2008年9月,馬來西亞政府向國會提交了2009年預算案,總支出為2079億林吉特,預算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8%。2008年,馬銀行的壞賬率為3.6%。聯邦政府近年的財政收支情況如下(單位:億林吉特):2004年、2005年、2006年和2007年*收入993.97 1058.56 1184 1417.89支出1193.5438+06538截至2008年6月165438+10月,馬來西亞外匯儲備為977億美元。對外貿易現在是世界第18貿易大國。2007年主要出口市場為:美國、新加坡、歐盟、日本和中國。主要進口機械運輸設備、食品、煙草和燃料。近年外貿情況如下(單位:億林吉特):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總額為9677.98 10694.421097.7 11850,進口額為4340.6438+04804。438+04.9出口額5337.88 5889.49 6051 6635.1差額997.78 1084.56 1005.3 1420.2(資料來源:貿工部經濟數字)外資強力吸引外資。2003年外國投資總額為6543.8+056億林吉特,增長35%;2004年為13100萬林吉特,下降了16%;2005年為179億林吉特,增長37%;2006年為202億林吉特,外資主要來源為日本、荷蘭、澳大利亞、美國和新加坡。2008年6月至2008年6月,馬來西亞吸引外資31億林吉特。民生根據馬來西亞統計局的統計,2005/2006財年馬來西亞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為:城市居民中,土著、華裔和印度裔居民分別為2067令吉、2712令吉和286令吉。農村居民中,土著、華人和印度人分別為1317、1621和1529。據馬來西亞能源、水利和通訊部統計,截至2006年4月,馬來西亞共有420萬電腦用戶,互聯網用戶數量占40%。截至2007年5月,馬來西亞共有1950萬手機用戶,擁有率為72.3%。
  • 上一篇:黎巴嫩外匯現狀
  • 下一篇:美聯儲對外匯有什麽影響嗎?
  • copyright 2024外匯行情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