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外匯行情大全網 - 外匯開戶 - 緬甸華人的政治地位

緬甸華人的政治地位

獨立前,華人曾在國家擔任重要職務。比如李夏陽爵士被提拔為哈科特·巴特勒爵士,英尼斯爵士執政時,他成為農林大臣。李祖籍廣東臺山,祖籍緬甸。他在英國學習,並從事律師工作。還有木匠阿卓,原名曹鑾翔。剛到緬甸時,他很窮,但後來他成了著名的承包商,並被任命為立法委員。1948緬甸獨立後,政府推行國有化和本土化政策,華人不再享有政治地位。

1964年,緬甸進行國有化運動,很多華商被迫離開緬甸,華人創辦的學校和報紙被迫關閉。1967年6月,緬甸爆發了激烈的排華騷亂。憤怒的暴民在仰光的唐人街殺人放火,華人店鋪和家園被洗劫壹空,許多華人喪生。騷亂蹂躪了幾個城市。

由於緬甸的入籍政策,職業限制政策,以及中文學校和中文報紙的取締,華人難以謀生,紛紛加入緬甸。但是,緬甸的法律非常嚴格。只有那些在第壹次英緬戰爭(1824)爆發前居住在緬甸的家庭成員才能獲得公民身份,其他人只能申請特殊的外國人登記卡。登記卡持有者可以在緬甸生活,但不能享受與土著人同等的權利。許多中國人花錢購買公民證。到目前為止,不到10%的中國人沒有加入緬甸。

緬甸華人作為壹個族群,並不像東南亞壹些國家那樣在政治上發揮重要作用。在緬甸國王時代,他們是純粹的商人,在英國殖民時代也是。但由於戰前殖民政府推行種族代表制,仰光市議會中有壹兩個華人代表。二戰期間,壹些華人,尤其是混血兒,積極與緬甸各民族壹起抗日,所以戰後成為公務員、技術員、醫生、軍官,但很少有華人參政。1962年奈溫軍政權上臺後,中國人被限制參政。奈溫(秀茂飾)本人是混血華人,其他還有革命委員會二號人物、國防軍副總參謀長昂吉(陳天王飾)、緬甸前總統三育、奈溫政權的功臣尼尼博士、教育部長陳有才等。中國人為緬甸經濟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人利用他們的海外貿易網絡幫助政府推廣農產品。50年代中期,中國人響應政府號召,放棄了大部分進出口給緬甸人,由商業轉向工業,開啟了新工業發展的新時代,維護了民族團結。

吳在《工商業中的緬甸人》壹文中指出:“戰後緬甸的工業發展是由華僑完成的。”1962緬甸陸軍副總參謀長兼總司令準將將軍昂基在新年賀詞中說:“我們高度評價生活在緬甸的中國人民,以及他們在過去100年裏為緬甸經濟建設做出的貢獻。他們生在斯裏蘭卡,長在斯裏蘭卡,他們的作品建在斯裏蘭卡。所以,我們從來不把在緬甸生活的中國人當普通外國人看待。”

20世紀70年代中期,緬甸放寬了公民出國工作的限制。中國人為緬甸賺取了大量外匯,進口了許多汽車和生產設備。65438年至0989年緬甸改革開放後,華人在中緬邊境貿易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的繁榮離不開華人的作用。

今天的中國社會和過去不同了。緬甸的華人自己也變了,國外的環境也在變。在某些人眼裏,漢語和緬甸語沒有區別。他們的膚色和外貌相似,風俗習慣也沒有什麽不同。中國家庭普遍富裕,幾乎都有車,有的甚至有兩三輛。他們勤奮,掙錢,待遇好。緬甸對外開放後,迫切需要利用中國大陸、港澳臺、新馬、泰國的中資發展經濟。隨著其他國家和地區華人資金的流入,華人在緬甸的社會經濟地位也相應提高。

隨著形勢的發展,緬甸放松了對漢語教育的控制。在緬甸對外開放10周年之際,中文報紙《緬甸華報》在仰光出版,這是緬甸30多年來首次出版中文報紙。作為緬甸權力核心的“戰略研究中心”向中國人提出:“妳們要做好心理準備。如果‘華僑中學’還給妳,妳會怎麽辦?”

  • 上一篇:美元上漲對外貿股是利好還是利空?請詳細說明原因並給出加分。
  • 下一篇:目前中國排名第壹。
  • copyright 2024外匯行情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