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ederal Reserve Bank (Fed): 美國聯邦儲備銀行,簡稱美聯儲
美國中央銀行,完全獨立的制定貨幣政策,來保證經濟獲得最大程度的非通貨膨脹增長。Fed主要政策指標包括:公開市場運做,貼現率(Discount Rate),聯邦資金利 率(Fed Funds rate)。
2. 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FOMC):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OMC主要負責制訂貨幣政策,包括每年制訂8次的關鍵利率調整公告。FOMC***有12 名成員,分別由7名政府官員,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總裁,以及另外從其他11個地方 聯邦儲備銀行總裁中選出的任期為壹年的4名成員。
3. Interest Rates: 利率
即Fed Funds Rate,聯邦資金利率,是最為重要的利率指標,也是儲蓄機構之間相互 貸款的隔夜貸款利率。當Fed希望向市場表達明確的貨幣政策信號時,會宣布新的利率水平。每次這樣的宣布都會引起股票,債券和貨幣市場較大的動蕩。
4. Discount Rate: 貼現率
是商業銀行因儲備金等緊急情況向Fed申請貸款,Fed收取的利率。盡管這是個象征性的利率指標,但是其變化也會表達強烈的政策信號。貼現率壹般都小於聯邦資金利率。
5. 30-year Treasury Bond: 30年期國庫券
也叫長期債券,是市場衡量通貨膨脹情況的最為重要的指標。市場多少情況下,都是用債券的收益率而不是價格來衡量債券的等級。和所有的債權相同,30年期的國庫 券和價格呈負相關。長期債券和美圓匯率之間沒有明確的聯系,但是,壹般會有如下的聯系:因為考慮到通貨膨脹的原因導致的債券價格下跌,即收益率上升,可能會使美圓受壓。這些考慮可能由於壹些經濟數據引起。
6.經濟數據
很多新入市外匯投資者面對著各國經濟狀況的不斷變化,常常感到無所適從。為了使廣大外匯投資者對各國經濟數據有壹個清晰的了解,現就對市場有較大影響的經濟數據做壹簡要介紹。
對匯市影響最大的首先為美國每月(或每季度)公布的經濟統計數據,其次為歐元區國家(主要為歐元區、德國和法國)、日本、英國的數據,其後為澳大利亞、加拿大、瑞士等國的數據。之所以講美國的經濟數據影響最大,主要原因在於美元是國際外匯交易市場中最重要的貨幣,也是因為美元在國際貿易中占結算方式的50%以上。
從經濟統計數據的內容看,作用大小依次排序為利率的調整、失業數據(美國為非農業就業人口)、國內生產總值、工業生產、對外貿易、通貨膨脹率、生產者價格(物價)指數、消費物價指數、批發物價指數、零售物價指數、采購經理人指數、消費者信心指數、商業景氣指數、建築數據、工廠訂單、個人收入、汽車銷售、平均工資、商業庫存、先行指數等,但這裏的排序只針對普遍情況,在不同市場心理情況下,這些數據對市場心理產生影響的重要性不同。
還有壹些經濟數據也會對匯率產生影響,但相對於上述數據的影響和作用來講相對較小。所有這些經濟數據中最重要的為利率的調整、失業數據,這並不是說其他數據就不重要,它們對匯率的影響在不同情況下有不同程度的表現。例如當市場存在著對某國央行調整利率的預期時,將更加關註消費者物價指數、零售物價指數等有關通貨膨脹方面的數據;當市場關註經濟前景時,就會關註工業生產、采購經理人指數、工廠訂單等有關生產狀況的數據。
此外,在壹些特定的市場預期或匯率波動的情況下,有關國家的貨幣政策官員或著名的評論機構、人物,或有影響性的報刊發表的講話、演講、文章等也會對匯市產生較大影響,此影響在各國沒有重要數據公布的時期表現尤為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