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開始,隨著石油的大量開采(2004年高達每天約268萬桶原油,其中654.38+0.5萬桶濃縮油),大量的石油美元壹下子充實了尼日利亞的國庫(到2004年,石油出口占國家外匯收入的95%,石油出口占出口總額的85%),政府逐漸忽視了非石油經濟的發展。在石油經濟繁榮時期,政府采取了壹系列不切實際的政策,逐漸形成了現在嚴重依賴石油的畸形經濟結構。
首先是缺乏對石油美元湧入的有效引導,導致國內物價失控。壹個很簡單的道理是,中國能生產的東西很少,但是市場上突然出現了大量的錢。這些貨幣並沒有被正確引導到投資市場,而是全部用於消費。錢多貨少自然會導致物價飛漲,進而刺激大量商品進口,嚴重打擊民族工業。
相對於普通人的收入和實際生活水平,這裏的物價真的高得離譜。例如,壹個雞蛋的市場價格約為1.1元人民幣,壹袋50公斤的大米的市場價格約為350元人民幣,壹名普通公務員的月工資約為1000元人民幣。
統計顯示,尼日利亞貧困家庭年收入僅為3500-5000奈拉。這麽低的收入,這麽多的窮人,應該會給社會帶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但現實情況是,壹個普通勞動力的最低月收入要維持在5000奈拉以上,並不便宜(尼日利亞法律規定的最低月工資是5500奈拉)。這裏有壹個很矛盾的事實,很多行業因為勞動力不足而無法發展。同時,大量閑散勞動力留在家裏,不願意為低工資而努力工作。這不能怪黑人懶,因為尼日利亞物價高。如果月收入不足5000奈拉,這筆錢不足以支付這個勞動者所需的營養消費,更不用說養家糊口(壹袋50公斤的小麥粉市場價約3200奈拉,壹袋50公斤的大米需要6000奈拉)。正因如此,貧困家庭的農民寧願呆在家裏,壹天只吃壹頓飯,也不願多幹活(尼日利亞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得不幹活的人不會餓死,所以他們可以從樹上摘些樹葉煮湯,到處拿野果充饑)。辛苦的打工仔在這裏沒有出路。壹方面,他們扣除自己的消費後賺的錢太少,不足以通過努力致富。另壹方面是因為極度落後的民族工業提供的就業機會簡直是杯水車薪(尼日利亞大部分就業機會需要政府部門提供,只有極少數企業經營成功,1998年失業率達到14%)。
當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大幅提高時,國內工農業受到嚴重沖擊,因為成本大幅提高,隨之而來的是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急劇下降,市場份額的喪失。失去市場後,民族企業只會面臨破產。在這個過程中,政府犯了第二個錯誤,就是屈服於西方世界的壓力,保持貨幣自由兌換!這個錯誤使政府失去了應對危機和保護本國企業的能力。因為貨幣的自由兌換和流通,尼亞拉對美元的匯率從近幾年的1到2,暴跌到現在的140到1(尼日利亞聯邦政府提出的目標是將年通脹率控制在10%以下,196年通脹率達到創紀錄的29%)。由於當局無法通過維持壹定的匯率來提高國內產品的競爭力,中國尚處於起步階段的各種產業受到了較發達國家的毀滅性打擊(中國的商品因此占據了90%以上的市場份額),紛紛倒閉。因此,即使是衛生紙這樣的低技術含量產品也需要從國外進口。
目前尼日利亞政府也意識到了這壹危機,開始大規模限制商品進口,但這壹政策至今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因為政府在限制進口的同時沒有下大力氣扶持國內企業,或者說她沒有這個能力。尼日利亞國內企業發展不起來,國內商品供不應求,價格大幅上漲。直接後果只是限制了那些國內購買力差的平民的正常消費,與政府的意願不符。
尼日利亞政府的腐敗也是經濟形勢嚴峻的重要原因。當然,這個問題不應該完全歸咎於現政府,而是由她的國家體制決定的。在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尚未匹配的情況下,尼日利亞盲目照搬英國的西式民主,造成了聯邦政府權力分散、無法掌控大局的現狀。例如,奧巴桑喬總統在軍方的大力支持下連任兩屆。但他的任期和手中的權力受到諸多政治勢力的制約,迫使他在行使權力時必須維護這些人的利益,否則他將失去連任的機會,甚至有被彈劾的危險。在尼日利亞,所有大大小小的政客和官員都不腐敗,這個國家所有的富豪都在其中。試想奧巴桑喬有勇氣搬出反腐問題給這些人開刀?
同時,國家法律對腐敗缺乏約束力也是這些人膽大妄為、為所欲為的重要原因。尼日利亞官員可以受賄到什麽程度?我們來看壹個資料:德國壹家評估公司在2004年發布了壹份報告,是關於各國吸引外資能力的分析。在這份報告中,尼日利亞排在了非常靠後的位置,因為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在尼日利亞投資,除了上面提到的高額費用外,還要在投資額中增加36%以上的額外預算,用於建立人脈和向相關政府官員行賄。在尼日利亞當官的人遵循這樣壹個幾乎透明的慣例。任何付款至少20%的回扣必須給審批人,否則這筆錢可能無法使用!本來這個國家運營成本就高,原材料和人工都貴,再加上這36%的額外投入,誰願意在這裏冒這個險?
現任總統奧巴桑喬本人也註冊了幾家公司,專門從事政府投資項目的投標。在奧巴桑喬的幫助下,這些公司可以輕而易舉地拿到壹些巨大的政府項目,然後分包給中國(或者德國、以色列等。)公司進行建設。在這個過程中,最起碼要拿到工程造價20%的回扣。隨後,奧巴桑喬本人也經常向這些拿到項目的公司索要好處,每次從幾萬美元到幾百萬不等。為了以後能繼續拿到合同,這些公司都是乖乖的呈現。
尼日利亞政客在海外銀行的存款已被公布在互聯網上。資產超過十億美元的富豪有幾十個。巴班吉達,1985-1993年任總統,現在競選下屆總統。他的資產有數百億美元,可以解決尼日利亞人民三年的溫飽問題。錢從哪裏來,不言而喻。現在的問題是,就算把這些人挖出來,我們又能怎麽樣?沒有法律規定這些人會被撤職或者追究刑事責任,大不了把行賄的錢交出來。或者說,根據相關規定,如果因為受賄而丟了工作,可以退位,贓款也不需要返還。毫不誇張地說,尼日利亞是貪官的天堂。
我在這裏聽到壹個笑話,說尼日利亞工程部長交替的時候,新部長向老部長學習,如何當好工程部長。我壹進門就看到老臣家非常豪華,仆人成群,車輛成堆,我就謙虛地問怎麽能掙這麽多錢。老臣漫不經心地打開窗戶問,妳看到外面的高速公路了嗎?新部長說看到了,老部長說這條高速公路20%的工程造價在我口袋裏。新部長點頭稱是,心領神會。幾年後,老大臣回訪新大臣,看到他的家更加豪華,就像壹座宮殿。他問新部長他是如何賺錢的。新部長還漫不經心地打開窗戶問,妳看到外面的高速公路了嗎?老臣揉揉眼睛,仔細看了半天說,沒有高速公路。新部長得意地說,沒錯,因為高速公路100%的工程款都在我口袋裏!
目前,有幾家中國公司在尼日利亞經營良好,主要包括電信公司、地質勘探鉆井公司和道路工程承包公司。這些公司的成功之處在於巧妙地利用了尼日利亞官員的腐敗,積極參與政府項目的勞動力市場承包。2004年,我們接觸的壹家中國工程公司通過招標,拿下了某州壹個95億奈拉的基礎設施項目,隨後大約30億奈拉的項目資金打入了州長的海外賬戶。畢竟,中國人很聰明。如果他們不這麽做,就拿不到這個訂單。如果他們這樣做,公司仍然會盈利。當然,這也是各級官員牢牢抓住權力不放手的主要原因。經過這樣的層層腐敗,國家近壹半的財政收入都流入了各級官員的腰包。這裏的高官生活極其奢華。我曾經去過壹個工程部副部長的家裏,他家能買得起近20輛豪華轎車和壹大堆仆人,可見壹斑。
各級官員中飽私囊後,沒有人願意把錢投資到尼日利亞。他們知道,如果把這筆錢投資到尼日利亞,就像大海裏的泥牛入海,於是他們爭先恐後地把這筆錢投資到國外市場,或者存入國外賬戶,這引發了尼日利亞的大量資本外流。對尼日利亞國庫的分析表明,其大部分財政收入來自石油出口。但由於國內工農業幾乎空白,幾乎所有的生活必需品,包括將近壹半的糧食,都需要用寶貴的外匯購買(2002年購買農副產品的支出為20.08億美元)。隨後,國庫的剩余部分被官員剝削並儲存在國外,國內所剩無幾。因為投資者缺乏信心,沒有人願意來這裏投資生產,引進外資大約為零。資本流出越多,尼日利亞改善投資環境的能力就越弱,人們對尼日利亞的信心就越低,然後更多的資本就會繼續流出,惡性循環。維持國家機器正常運轉的支出,除上述國庫支出外,還必須包括國家公務員的高薪、軍費、最低限度的基礎設施建設、教育衛生等公益事業。這樣,無論妳賣油多少錢,蛋糕有多大,都不足以應付這麽大的壹筆開支。看看奧巴桑喬政府發布的2005年國家預算:總額為1618億奈拉(約合123億美元),比2004年高出24.5個百分點(顯示通貨膨脹率高)。其中養老金支付占11.6%,教育占8.3%,警察費用占7.2%,國防費用占8.6%,工人費用占7.6%,能源占7.2%,衛生占5.5%,農業只占1.7%。
近年來,尼日利亞財政赤字不斷增加,所欠外債早已超過她的償還能力。2005年財政預算赤字為314億奈拉,占國家財政收入的2.9%。奧巴桑喬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希望發達國家減少尼日利亞的債務,因為他知道枯竭的國庫確實不堪重負。當然,那些西方發達國家不是慈善家。他們將同意減免債務,但作為回報,他們必須讓尼日利亞付出更高的代價。也許會簽訂越來越多以掠奪資源為目的的合同,尼日利亞的自主性會越來越差。
綜上所述,尼日利亞目前的經濟形勢十分嚴峻,通貨膨脹與日俱增,外匯儲備不斷縮水,嚴重依賴石油的畸形結構短期內難以扭轉,各種矛盾錯綜復雜,經濟的根本好轉遙遙無期。綜上所述,這裏的投資環境有以下不利因素:
1,人工和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
2.各級政府部門低效、官僚、腐敗;
3.基礎設施差,能源供應緊張;
4、工人素質不高,責任心差,缺乏技術培訓;
5.物流業滯後,銷售渠道不暢。
凡事有利有弊。經過進壹步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尼日利亞投資環境的幾個獨特優勢:
1.由於投資環境不佳,外國投資者不願涉足,因此潛在競爭對手很少。不像其他國家,壹旦某個行業賺錢了,大量同行蜂擁而至,直到碾壓壹個群體;
2.政府腐敗如果運用得當,可以轉化為相應的特權,很多關鍵部門可以開綠燈;
3.尼日利亞政府迫切希望擺脫目前過度依賴石油的畸形產業結構,引進外資,因此對外資給予壹定的優惠政策。
4.1.2億人口,是壹個巨大的潛在消費市場,在中國民族工業等於零,給了外國投資者平等的發展機會。
5.大量閑置廉價的土地在其他國家是得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