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外匯行情大全網 - 外匯開戶 - 請結合決定和影響利率的因素談談我國近期利率的走勢

請結合決定和影響利率的因素談談我國近期利率的走勢

運用利率決定與影響因素的原理分析我國利率的變化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02年2月21日起,降低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這次降息是為了克服世界經濟增長持續放緩對我國經濟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這是中央人民銀行近年來的第8次降息。近期,央行已公布利率市場化的整體計劃,繼而又在剛召開的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季度例會進壹步提出,要有計劃、有步驟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步伐,進壹步擴大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的浮動幅度和範圍,充分發揮利率杠桿的作用。

壹、利率的杠桿作用

利率的調整是國家向社會投資者發出的調整金融資產結構的信號。國家通過利率向消費者和投資者傳遞信息,引導消費、刺激需求、促進投資。利率是中央銀行調控宏觀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杠桿。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和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的加快,利率在國民經濟運行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特別是1996年以來,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已連續七次下調金融機構利率水平,其中存款利率累計下調5.73個百分點,貸款利率累計下調6.47個百分點,這對減少企業利息支出,增加國債發行,刺激消費和投資,克服亞洲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負面影響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建國以來利率調整回顧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即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以後,為了迅速醫治戰爭創傷,消除國民黨統治時期所遺留的通 貨膨脹危害,反對美帝國主義對朝鮮的武裝幹涉,恢復發展社會生產,保障和提高人民物質生活,國家設立了活期、定期 3個 月、6個月、1年整存整取及定期1年零存整取5個品種的儲蓄存款,這種設置壹直保持到1959年6月30日,並確定了 較高的儲蓄存款利率。

這期間利率***有5次變動,但總體維持在3.24-7.92%的水平之間。利率處在較高水平有兩個階段,( 1)1955年10月1日至1958年12月31日,利率為7.92%;(2)1959年7月1日至1965年9月3 0日,利率為6.12%。而1971年10月1日至1979 年3月31日,3.24%的低利率水平維持了7年半時間。 由於國家當時掌握著眾多的大宗商品及生活用商品,並以嚴格計劃形式分配給消費者,因而商品價格極低。如西安地區60年 代-70年代,壹千克面粉價格為0.328元,壹千克醬油為0.20 元,壹千克食醋為0.14元,蔬菜全年平均價格僅 0.10元/千克左右。當時壹般居民家庭自行車、手表、縫紉機成為高檔商品,若靠攢錢來購買,以每月儲蓄 5-6元錢, 均需2-3年時間。

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帷幕,三個月後,1979年4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進行了改革開放以 來首次利率調整。此次利率調整,雖然利率上調幅度並不大(由3.24%上調到3.96%),但國家相應將儲蓄存款的品 種由3個增加到8個,第壹次增設了五年期定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品種,應當看到,為適應黨和國家將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 建設上這壹任務,這壹時期國家加大了自覺利用利率這壹金融杠桿的作用。

自1979年4月1日到1999年6月10日止,央行***進行過19次利率調整,國家通過銀行把社會上暫時 閑置不用的貨幣資金以存款儲蓄的方式聚集起來,再通過有計劃地把貨幣資本貸給急需要追加資金的企業和單位,用於生產和 流通。經過七次利率調整後,利率水平逐波走高,到1989年2月1日,達11.34%,形成改革開放以來利率最高點, 並在這個點位上持續了14.5個月。隨後在壹年時間裏利率3次下調,1991年4月21日,利率為7.56%,兩年後 ,利率隨著經濟過熱又被兩度拉起,到1993年7月11日,央行將利率又升高到10.98%的高位,形成當時第二個高 點,利率在這個點位保持了34個月的紀錄後,接著的便是被輿論稱之為的“三年來央行七次降息。”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60、70年代,中國百姓放在銀行裏的錢不過幾十億、 百多億,而今天,銀行中居民儲蓄存款這壹塊竟高達58000億。這決不是說居民的存款過多了,而是在中國經濟告別了短 缺經濟、轉化為過剩經濟時,以儲蓄這種單壹金融資產結構直面經濟,已無助於社會經濟的再發展。大量的原本用於生活消費 的貨幣通過銀行又轉化為生產和流通資金用於積累和擴大再生產,而消費受阻,使得生產愈加困難。

利息的調整是國家向社會投資者(存款人)發出的調整金融資產結構的信號。在個人家庭理財中,若能及時理解 國家向投資者發出的信號,適時轉變投資或消費方式,作為消費者可能獲得較多收益。如現在市場物價很低,作為消費者可以 去市場采購所需的什物,而不必壹味堅守“買漲不買跌”的理念。同樣,消費者可以投資股票、國債、企業債券,或投資實業 經營產業。

三,近期利率的走勢

近來美元反彈,但兌歐元和英鎊仍接近七個月低點,因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本周暗示兩年來的升息周期已接近尾聲。國際貨幣基金會針對美國貿易逆差問題的評論也損及美元匯率,該組織表示,美元需大幅貶值,以助矯正全球經濟失衡。但胡錦濤主席的談話,化解了人民幣兌美元升值或擴大彈性的疑慮。他表示,人民幣尚未作好大幅升值的準備。各國央行及短期利率動向,仍是影響匯市的主要因素,美聯儲的論調轉變,導致美元兌歐元本周以來已下挫逾2%%,今年以來跌幅達4.5%%。美聯儲3月會議紀錄指出,許多聯儲官員覺得緊縮政策已接近尾聲,並指出有升息過度的風險從技術面來分析,歐元兌美元周三探低後小幅上漲,匯價繼續收於1.2333之上,均線呈多頭排列,中期上漲趨勢形成。匯價跌破1.222則上述判斷無效。上檔阻力在1.249/1.259,下檔支撐在1.222。歐元有望震蕩盤整或者震蕩盤升。英鎊兌美元接近今年高點1.794,只有突破該阻力英鎊才能獲得繼續上漲的動力。下檔支撐位在1.762,上檔阻力1.794。英鎊有望震蕩盤整或者向上測試阻力位,美元兌日元仍未破出近期波動區間,三角形波動區間縮小。上檔阻力在119.00,下檔支撐在115.4。美元有望震蕩盤整尋短線突破方向。

四:利率調整的趨勢

自1993年5月15日起,城鄉居民和企事業單位活期存款由年利率1.8%提高到2.16%;定期存款年利率平均上調2.18個百分點;

自1993年7月11日起,提高人民幣存、貸款利率並對三年以上定期儲蓄存款實行保值;

自1995年1月1日起,提高對金融機構的貸款利率,對金融機構的貸款年利率將在現行利率基礎上平均提高0.24個百分點;

自1996年5月1日起,降低金融機構各項存、貸款利率。存款利率平均降低0.98個百分點,貸款利率平均降低0.75個百分點;

自1996年8月23日起,降低金融機構各項存、貸款利率。存款利率水平平均降低1.5個百分點,貸款利率水平平均降低1.2個百分點;

自1997年10月23日起,降低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調整後,各項存款年利率平均下調1.1個百分點;各項貸款年利率平均下調1.5個百分點;

自1998年3月25日起,降低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存款年利率平均下調0.16個百分點;金融機構的貸款年利率平均下調0.6個百分點。

自1998年7月1日起,降低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平均下調0.49個百分點,貸款利率平均下調1.12個百分點;

自1998年12月7日起,降低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平均下調0.5個百分點;

自1999年6月10日起,降低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平均下降1個百分點,貸款利率平均下降0.75個百分點;

自2002年2月21日起,降低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存款利率平均下調了0.25個百分點,貸款利率平均下調0.5個百分點。

  • 上一篇:女子輕信外匯理財產品被誆走40萬,這筆錢還能追回來嗎?
  • 下一篇:去銀行把人民幣換成小額的美元、歐元、日元、港幣、英鎊。
  • copyright 2024外匯行情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