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的話,今年中國人均GDP有望達到3000美元!依據是:從2005年7月匯改到去年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在17個月內升值11.5%。進入2008年後,人民幣對美元升值速度明顯加快。4月10突破7:1,進入盤整。4月25日,中間價為6.9949:1,較年初上漲4%。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去年GDP為246619億元,去年末人口為654.38+0.3億21.29萬,而中國銀行去年2月外匯匯率為65.438+0美元365.438+0(基準價),據此測算。如果今年經濟增速為8%,年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達到6.8:1,則今年人均GDP為2966美元;如果經濟增長率達到10%,人民幣匯率為6.9:1,人均GDP為2977美元。如果增長率為10%,匯率為6.8:1,人均GDP為3021美元!早早進入“中上國家”行列,是壹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數據。世界銀行1999的分類是:人均GDP低於755美元的低收入國家;756到2995美元是中低收入國家;2996-9265美元屬於中上收入國家;9265美元以上是高收入國家。根據其他國家的經驗,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後,經濟社會生活會出現壹些新的特點:在經濟結構上,服務業經過三次產業優化升級後會加快發展,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會顯著提高;在消費結構上,更加註重生活品質,消費多樣化,社會事業將全面發展;在社會結構上,小康人群將成為社會主體,社會整體收入分配格局將向“橄欖型”轉變。社會學認為,這是壹種相對成熟穩定的社會形態。黨的十六大提出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十七大報告進壹步提出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翻兩番。按照2000年人均GDP計算,2020年人均GDP要達到GDP3500美元。但這個目標可能會提前實現。首先,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基本面保持良好,壹季度同比增長達到10.6%。作為經濟主要威脅的通貨膨脹已經得到初步控制,CPI從2月份的8.7%下降到3月份的8.3%,第壹季度平均為8%。其次,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通常伴隨著貨幣升值,而今年美元加速貶值進壹步提高了以美元計算的人均GDP,中國被迫提前進入中上收入國家行列。那麽,這意味著什麽呢?這表明中國在和平發展道路上達到了壹個新的水平。英格斯指標體系的現代化標準是:人均GDP 3000美元;平均壽命超過70歲;農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低於12%至15%;服務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45%;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50%以上;80%以上的人能閱讀;大學升學率10%到15%;每個醫生服務的人數不到1000人;人口增長率在1%以下;70%以上的非農業人口。中國原來有四項(人均GDP、服務業產值、城鎮人口、非農業人口)達不到現代化標準。現在去掉了最受關註的壹項,再加上奧運會的成功舉辦,GDP總量有望超過德國,晉升世界前三,中國的發展將達到壹個新的裏程碑。中國人的自信心會大大增強:事實證明,高收入國家的標準並非遙不可及。只要經濟增長率保持在7%左右,11年GDP總量就可以翻壹番,2019年中國人均GDP可能超過6000美元。屆時,中國除非農業人口外,大概都達到了現代化的標準,壹個強大文明的中國將在世界上發揮更重要的建設性作用。可持續發展的框架還沒有建立,但在美景實現之前,不要陶醉。只有保持清醒,才能把美好的風景變成現實。GDP的高低與國家的政治穩定沒有必然聯系,經濟發展導致社會不穩定的情況並不少見。這是中國應該警惕的。經過30年的快速發展,積累和滋生了許多困難和矛盾:貧富差距和城鄉差距擴大,腐敗現象日益嚴重,城鄉環境急劇惡化,經濟增長方式粗放,地區發展水平拉大,文化傳統失落,民族凝聚力不足,公民素質有待進壹步提高, 科技創新能力嚴重不足,教育質量(特別是研究生教育)亟待提高。 總之,擁有8000萬貧困人口的中國,遠沒有建立起壹個橄欖形的分配結構,更不用說壹個涵蓋政治、經濟、法律、教育等社會可持續發展所需方方面面的整體框架。經濟發展必然在“高峰”和“低谷”之間交替,波動幅度可以減小但不能根部雕出的。然而,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了這麽多年,壹旦轉入低谷,可能會誘發多種潛在的社會矛盾,導致社會動蕩,從而嚴重削弱此前的經濟發展成果。中國歷史上不乏經濟高速發展時期,但由於可持續發展的整體框架沒有建立起來,壹旦陷入動蕩,就會抹去已有的發展成果,甚至陷入長期動蕩的局面。可見,僅以經濟為基礎的GDP立法是非常脆弱的。研究表明,美國的年均經濟增長率只有2%左右,卻因為罕見的社會動蕩,積累了200多年,取得了今天的經濟地位。而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等。也經歷了壹段高速增長期,多次被內亂或戰爭打斷。這些也證明了建立可持續發展框架的重要性。
上一篇:從莫斯科到北京的火車票價是多少?和從北京到莫斯科的票價壹樣嗎?下一篇:求相聲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