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外匯行情大全網 - 外匯開戶 -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能否奪回“8.11”失地?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能否奪回“8.11”失地?

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大幅升值成為市場最為關註的焦點話題。人民幣走勢與中國經濟穩中有升密切相關,也與不間斷的人民幣匯率改革有關。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會不會在短期內奪回“8·11”失地呢?

9月8日晚間有消息稱,央行將從9月11日起將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20%調整為零。此舉除了可以降低企業遠期購匯成本外,最重要的壹點則是展示了央行對人民幣在國際地位上的自信。比如越來越多的國家將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或將匯率與人民幣掛鉤。最近的案例是委內瑞拉的官方匯率從本周開始使用人民幣等壹籃子貨幣。

提到外匯風險準備金率的設定,就繞不開“8·11”匯改。正是在“8·11”匯改之後的2015年10月份,外匯風險準備金率設定為20%。這壹舉措除了增加在岸離岸套利成本外,對於匯率的穩定也起到了積極作用。

2015年8月10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為6.1162元。8月11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2298元,較前壹交易日中間價貶值1.86%。當天,央行聲明,決定完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自2015年8月11日起,做市商在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前,參考上日銀行間外匯市場收盤匯率,綜合考慮外匯供求情況以及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化向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提供中間價報價。這就是“8·11”匯改。

之後,人民幣對美元出現階段性貶值。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對美元在6.80元至6.92元之間橫盤。

在“8·11”匯改以後的兩年時間裏,央行逐步完善中間價定價機制,最終形成“前壹交易日收盤匯率+壹籃子貨幣匯率變化+逆周期因子”的定價機制。尤其是今年5月26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中間價報價模型中引入了逆周期因子,觸發了本輪人民幣匯率對美元升值的走勢。

9月8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5032元,較前壹交易日升值237點,這是連續第10個交易日中間價上調,創2011年年初以來最長連漲紀錄。在當日的在岸即期市場上,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更是壹度升破6.44元關口。

從“8·11”匯改之前的6.1元,到今年上半年出現的6.9元,再到現在的6.5元,人民幣對美元已經下到了“半山腰”,正在穩步向匯改之前的6.1元邁進。

對於今後的匯改,央行在今年第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強調,下壹階段將進壹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加大市場決定匯率的力度,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由央行強調市場在匯率中的作用,我們可以做出這樣的推測:既然現在市場選擇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升值,那麽這個進程就不會貿然結束。當然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不會出現單邊市,中間會有反復,也就是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會增強。從今後壹段時期來看,人民幣對美元收復“8·11”匯改失地是完全有可能的,但絕對不會壹蹴而就,需要時間積累。

相信中國強大人民幣自然會越來越被各國重視並使用,自然會穩步升值。

  • 上一篇:浦發銀行虛擬借記卡的錢怎麽轉?
  • 下一篇:如何準確的判斷外匯交易入場點
  • copyright 2024外匯行情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