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1931年世界經濟危機,日本的對策也是自上而下推行國民經濟軍事化。從1931年開始,政府通過以“重要產業統制法》為首的壹系列經濟統制法令,把工、農、金、貿各領域控制起來;又在各個部門中強行組織卡特爾和托拉斯,把中小企業置於財閥的控制之下。然後對各壟斷企業發出大批軍事訂貨,從1931年到1936年,軍事訂貨***達50億日元之巨。在此期間,政府還投資10多億元興建、擴建和改組國營軍事工業。國民經濟軍事化的最大受益者是新老財閥。到1937年,八大老財閥(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大倉、淺野、川崎、古河)以及五大新財閥(日產、日氮、日曹、森、理研)擁有的資本達41.7億日元,占全國公司總資本的27.2%。在接受軍事訂貨的110家企業中,擁有實力的工廠幾乎全是屬於三井、三菱、住友、大倉、久原等少數財閥的。在經濟壟斷化的前提下,日本企業在國內市場保持壟斷性高價,對外則實施低價傾銷,以獲得必要的外匯,購買戰略資源和工業設備。
也就是說,應對經濟危機,日本采取了對外侵略的政策。通過對中國的侵略,掠奪中國的資源,向中國大量傾銷工業品,加大軍事投資,同時也將國內矛盾轉向外部。
上一篇:crs 表格 過期下一篇:《野生動物保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