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賣家的經營成本直接決定了他的利潤水平或者說他的市場競爭力。
競爭越來越激烈,賣家越來越飽和,留給跨境eBayer在中國的空間越來越少。與湯姆易貝的國內用戶不同,跨境賣家的運營成本不可能被無限壓縮。要分清輕重緩急,不要盲目行事,否則會把聰明用錯地方,偷雞不成蝕把米。
從功利的角度,我個人把跨境易貝賣家的費用分為“不可壓縮”、“根據情況可壓縮”、“通常可壓縮”三類。壹個壹個說吧。
第壹類:不可壓縮成本(基本費用)。包括:
(1)易貝產品註冊費最低插入費。例如,在美國易貝上價值0.99美元的商品的登錄費是0.20美元。除非因平臺原因刪除商品,否則即使交易後取消交易,這部分費用也不會返還。
(2)易貝平臺的最終價值費(FVF)。根據最終收盤價,易貝平臺將收取不同的平倉費。其中,競價商品/價格商品的交易成本與店鋪商品不同;易貝平臺的交易費用因國家而異。比如美國易貝收取的交易費是:25美元部分的5.25%;從25美元到65,438美元+0,000美元的部分將獲得3.25%;超過$ 1000的部分將獲得1.5%。
(3)PayPal交易成本。PayPa premium賬戶或商業賬戶L中每筆交易的收費根據用戶國籍、交易區域(雙方來自同壹國家或跨境不同地區)和賣家每月交易量(前30天)確定。提醒妳壹下,PayPal是按收款總額收費的,不僅包括商品的交易付款,還包括其他條款和費用(如運費和保險費)。中國賣家使用PayPal向海外買家收款,收費標準為:
如果月交易額在3000美元以下——每筆0.30美元+交易額的3.9%;
月交易額從3000美元到65438美元+00000美元-每筆交易0.30美元+交易額的3.4%;
月交易額在65,438美元+00,000美元到65,438美元+000,000美元之間——每筆0.30美元+交易額的3.2%;
月交易額超過$65,438+000,000-每筆交易0.30美元+交易額的2.9%。
根據上面的情況,我認為把這些基本費用控制在9%以下的,就是成功的賣家。超級賣家必須低於8%。如果控制在7%以下,那壹定是超級大賣家,能量相當大。
這些成本是基本的,不可壓縮的,因為它們反映了賣方的經營水平。如果妳的銷售額達不到那個水平,盡量減少這部分費用,或者直接影響妳的銷售額;要麽冒著違規的風險,導致賬戶存在不安全因素。比如通過取消交易來逃避“交易費”,通常會被平臺警告。
我來說說PayPal的個人賬戶。剛開始的時候,包括我自己在內的壹些人嘗試過用個人賬戶收款,看起來是為了逃避PayPal的交易費,但是賬戶不穩定。壹旦抓到違規證據,個人賬戶受限,解鎖的概率很小。因為:(1)PayPal的用戶協議規定個人賬戶不能用於商業交易;妳被判利用個人賬戶集資進行商業交易是遲早的事。總有壹天,妳的賬號會被限制,妳可以壹遍又壹遍的提交收款明細,受理的時候不會有“服務”。沒有不收費的服務是很正常的。(2)根據PayPal公布的限制,個人賬戶每年最多可以收到信用卡和借記卡的四筆支付(非商業支付),而這四筆支付給信用卡的標準是)$0.30+5.40%,太可怕了。(3)不接受信用卡,業務能增長嗎?PayPal之所以有市場,是因為這個平臺彌補了傳統金融服務的盲點:普通個人無法享受傳統意義上商戶使用的信用卡收款服務。用PP不劃算,反而失去了它的根本特性。況且拒絕買家信用卡付款的後果就是麻煩多多,增加了向客戶解釋的工作量,破壞了買家的體驗,更不好說幾句差評或者投訴。
第二類是根據情況壓縮的成本(可變成本)。
在平臺銷售費用中,有的要根據自身情況決定是否承擔壹些可變費用。例如:
(壹)投標貨物預備費。這個費用的規則是,壹旦商品售出,就可以退貨。設定底價後,賣家會主動出擊,同時會勸阻買家競價。為了刺激買家出價,也為了省錢,往往同時采用設置“底價”和“最低起拍價”的方式。這種費用更適合大眾化、稀缺化的商品,即商品最終成交的可能性大,只是用來防止買家利用時間差或競價工具來撿“便宜”。如果是大眾消費品,或者底價定的太高,等於白花錢。
(b)貨物登記時的畫廊費。有幾種商品最好陳列在櫥窗裏,如服裝、珠寶、收藏品等個性化商品;或者能表現出外觀沖擊力的商品,或者賣家想通過櫥窗圖片達到促銷意圖的商品。
(c)預定上市費。商品種類多、交易密度高、地域(平臺)廣、人力資源短缺的賣家,最好不要省略這部分費用,不要把自己累壞。
(d)平臺工具費用。平均每天註冊的商品數量在20 ~ 30個以上,所以“渦輪李斯特”是離不開的;如果商品日均成交額超過10,建議使用“賣經理”。否則售後管理非常困難,服務跟蹤無法保證,容易出錯。
在收款等資金流轉中,有些費用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定,不要盲目跟風。
目前,國際PayPal的中國用戶可以通過從國內銀行電匯美元、從香港銀行電匯港元、從美國銀行存入美元和交付美元銀行支票來取款。其中,最經濟(成本最低)的就是用支票取錢——只要取錢的周期不是很急,用支票取錢兌換也無妨。但是,在美元走弱的今天,誰能保證60天後美元的買入價不虧呢?在銀行電匯的方式中,國內銀行電匯美元是最實惠的。但如果取款金額在800美元以下,未必比香港電匯更實惠——800美元兌換成港幣PP也會收20美元,和國內直接電匯的費用差不多;而且,如果妳的PP賬戶裏還有歐元、澳元、英鎊等貨幣,折算成美元或者港幣的話,會損失2.5%,但畢竟國內電匯要多花20美元。從PP取錢到美國銀行賬戶看似自由,但拿到美國賬戶,中國用戶還是有匯出國內費用的問題——除非妳也跑進口采購業務,在本地消化壹些離岸賬戶的外匯。
國家出臺個人年度結匯額度政策後,不少跨境賣家憂心忡忡。有的甚至盲目行動,開設離岸賬戶,有的甚至打聽辦離岸公司。要知道,海外銀行賬戶都是需要付費服務的。如果妳壹年的收結匯總額不會超過5萬美元,就沒有必要參與這些事情。另外,如果妳的經營行為本來就是公司行為,妳有豐富的外貿結算單據整理經驗,妳處理銀行的報表綽綽有余,妳不妨去銀行開壹個企業外匯賬戶,按照機構結算賬戶——當然會有企業營業稅的問題,但是如果妳的納稅是普惠稅制或者增值稅,業務收入的規模與妳的納稅沒有直接關系。如果妳是小企業稅務系統,所有的業務收入都要征收營業稅,那麽此時登記的結算賬戶的收款壹定屬於業務收入,所以妳要照章納稅。
作為中國居民個人,有沒有將外匯拆分成賬戶的可能(當然這是國家不提倡的)?當然可以,但是操作的可能性要看具體情況。
(壹)國內銀行電匯——電匯時,銀行賬戶名稱鎖定為PP賬戶的註冊名稱,不太可能拆分賬戶,除非妳更改PayPal賬戶的註冊名稱、信用卡、銀行賬戶,太繁瑣。明年再改?妳惹PP煩了,小心他也會惹妳,哈哈。
(二)香港銀行電匯——電匯時,銀行賬戶的姓氏是鎖定的,所以理論上可以電匯給同姓的親友。但是,同樣麻煩,妳給這些人都辦通行證,開香港戶口,夠麻煩的。
(c)美國銀行賬戶----通過網上銀行向任何國內銀行賬戶電匯可以分賬戶進行。比如ETRADE之類的準銀行賬戶。虛擬機帳戶甚至更加獨特。本來VM賬戶只能電匯到美國的銀行,但是他們專門開發了壹個VM櫃員網站(VMCashier.com)服務中國的用戶,直接用人民幣入賬,不用拆。目前VMCashier的人民幣入場費為1.9%~2.9%。接下來聽說VMCashier將推出美元對美元(國內美元入境)轉賬服務,收費僅為1.5%。這樣,您虛擬機中的美元可以電匯到任何國內銀行賬戶。
涉及結匯的,僅適用於結匯超過5萬美元但不超過654.38+萬美元至20萬美元的個人賣家。試想壹下,如果妳拿出500 ~ 1萬美元,手裏拿著朋友親戚的存折和身份證,天天在銀行裏跑來跑去,連黃牛都不想過那種生活。
在跨境物流中,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減少壹些費用。
物流供應商通常為快遞包裹提供協商折扣。同樣,郵政“航空包裹”也可以貼上7折的郵票,代替全額郵資。這是大家都在用的。但是,如果有快遞公司說:從我這裏拿貨,我這裏航空包裹給妳打六折,省得妳天天玩糊。這時候妳要仔細評估這家公司的服務再做決定,而不是單看它的保價。因為如果妳自己去郵局,就意味著妳和郵局建立了服務合同;妳被第三方轉走後,就成了委托方,對郵局和快遞公司的合同沒有控制權。人家把妳的“寄件人地址”放在他們的上面去發貨,壹切後果都在他們手裏。壹旦包丟了,很難找出真正的原因。業內人士表示,部分快遞公司私自處理海關代客戶退回的包裹,但並非全部退回給客戶。我希望這只是謠言。
是否全額申報保險費也是壹個技術問題。我的做法是,我壹定會向買家收取1% ~ 2%的跨境物流保險費(或者連同運費壹並收取);但我從不為壹般物品申報保險。我的想法是保險費我自己拿,東西丟了我自己陪。保險公司就是我,我就是保險公司。如果保險公司是壹個賺錢的行業,為什麽我不能賺錢?總的原則是正確的,具體操作看情況。我壹般不擔保EMS之類的快件;壹般我投保的是陸地或空中陸地(SAL)等經濟包裹(時間長,環節多,包裹丟失概率高)。我不保證低於300元的航空包裹,因為空包裹就算丟了,郵局至少要陪260元,還要加運費。此外,我不負責美國、加拿大和英國的包裹,但我總是負責意大利和法國的包裹。這樣的做法,大家做幾年就明白道理了。
第三類通常是可以壓縮的成本。
我不太擅長支付以下幾種費用:
(壹)易貝的圖片推薦費。大賣家最好租用穩定、專業、高速的圖片空間,比如雅虎的Flickr.com。把妳的商業照片放在目錄裏。在商品描述中,妳可以用HTML語言寫頁面,想放多少圖就放多少圖。與易貝提供的圖片展示推薦相比,壹天的節省可以抵消壹個月的空間租賃費。
說到圖片空間,我認為易貝的圖片空間服務不好。不僅僅是價格,它的圖片空間和ID、店鋪捆綁的太深了。如果您的ID被限制或易貝商店被關閉,您可以在哪裏找到它?
(b)因提取港幣而收取2.5%的貨幣兌換費。招商銀行的雙向卡已經加到我的PP賬戶裏了,但是我壹般不用,因為只能用港幣入賬。用美元取錢,我只需要支付2.5%的美元以外貨幣的兌換手續費,不管我去的是國內賬戶還是美國銀行賬戶;但如果從港幣取錢,幾乎所有的貨幣余額都要收取2.5%的兌換費。
(c)國際長途電話費。Skype比IP電話卡更經濟。如果需要傳真,最好還是老老實實的直撥發送——雖然也有第三方圖文工具,但是因為關聯了第三方工具,所以有很多先例。
(d)我的PP賬戶之間的周轉費用。妳可以同時持有壹個PP私人賬戶和壹個premium賬戶。個人的錢這個月需要支取,正好高級賬戶有余額要支取,不如從高級賬戶轉到私人賬戶,壹起支取;學長賬戶下個月就要撤了,私人賬戶還有壹點額外的變化。要不要壹起撤?高級賬戶收錢不是要收費的嗎?有時候,我會在私人賬戶中找出60天內從高級賬戶中催收的款項,然後采取退款或者部分退款的形式,再把私人賬戶中的錢挪到高級賬戶中。當然這種事情不能經常做,壹定要在好賬的情況下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