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稅的作用:
壹是政策優勢。保稅物流園區內除繼續執行現有的保稅區政策外,還享受以下三條配套政策:1、對進入保稅物流園區的國內貨物實行進區退稅。比照出口加工區,對從區外進入保稅物流園區內的國內貨物實行進區退稅。若進入保稅物流園區內的國內貨物重新回到區外,應嚴格按照貨物的實際狀態辦理貨物的進口手續,改變了保稅區現行的離境退稅方式,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2、給予區內企業在稅費政策和市場準入方面的國民待遇。區內企業無論什麽性質,都享受統壹的稅費政策和市場準入待遇。取消現行對國內企業征收監管手續費的政策;取消對區內企業在貨代、船代和外貿經營權等多種領域方面的限制。3、適度放寬外匯管理。貨物在保稅物流園區與境外之間流動,區內企業無需辦理出口收匯和進口付匯核銷手續;貨物在保稅物流園區與境內之間流動,由區外企業按照規定辦理出口收匯和進口付匯核銷手續;區內企業辦理進出口收付匯核銷後,與區外企業(無進出口經營權)結算以人民幣計價。
二是功能提升。根據“壹線放開、二線管住、區內自由”的區域管理理念,可以充分發展“區港壹體”的優勢,進壹步完善貨物配載、貨物中轉與倉儲,國內外貨物代理,多式聯運、物流信息管理的功能;進壹步完善進出口貿易、報送、通關、貨物裝卸、保稅倉儲、保稅展示、分撥配送等服務功能。中轉集裝箱在保稅物流園區可以進行拆、拼箱,改變中轉集裝箱,在港區只能整箱進出的現狀,集裝箱在保稅物流園區堆存無時間限制,改變集裝箱在港區有十四天報關期限的現狀。
三是通關便捷。通過實施“區域管理封閉化、海關管理智能化、園區管理信息化、海關通關快捷化”等措施,壹次申報,壹次查驗、壹次放行,園區和港區之間開辟海運直通式,設立自動判別體系,自動生存管理數據,實現EBI無紙報關,直通式卡口實貨放行。特別是對園區同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保稅倉庫之間的保稅貨物結轉可實行“分批出區、集中報關”的快速通關手續,大大提高了通關效率。
四是監管嚴密,采用高科技手段,設置先進的海關監管設施和完備的企業電子冊管理統,既保證了海關對園區的嚴密監管,又使貨物能夠快速流通。
五是體制創新,海關和檢驗檢疫,在保稅物流園區設立專設機構,集成口岸和保稅區監管職能,減少通關環節,提高通關效率和降低商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