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某企業接受投資者的外幣資本65,438+000,000美元,收到投資款當日匯率為65,438+0: 8.3,投資合同約定匯率為65,438+0: 8.5。應進行以下會計分錄:
借方:銀行存款-美元賬戶(100000×8.3) 830000。
資本公積-外幣資本折算差額20000
貸款:實收資本85萬元。
如果投資合同規定的匯率為1: 8,會計分錄為:
借方:銀行存款-美元賬戶(100000×8) 830000。
貸款:實收資本80萬元。
資本公積-外幣資本折算差額30000。
1,實收資本
實收資本是指企業創立或增資時實際收到的現金或等價物,即“公司成立時總是收到多少有價值的東西”,如果公司是股份公司也叫“股本”。
這裏有壹個區別:實收資本是指屬於公司的創始資本,經營期間取得的收益不屬於實收資本的範疇。如果公司經營期間沒有增資,這個科目壹直是固定的。
實收資本是企業的初始資本,不增資不會變。
如果增資發生在經營期間,說明企業獲得更多的非經營等價物,實收資本增加。
2.資本儲備
資本公積從字面上可以知道,也是壹種資本,與實收資本相匹配。我們已經知道,企業增資時會增加實收資本,但如果實際增資金額大於賬面或合同金額,多出來的資本屬於資本公積。
實際收到的資本大於規定金額的,屬於資本公積。
常見的增資行為包括:“接受資產投資654.38+萬,但市價654.38+0.5萬”,多出來的5萬屬於資本公積;比如企業發行股票增資,就會發生實際資本超過合同或規定金額的情況。
3.盈余儲備
我們知道企業經營的目的是盈利,也就是股東盈利。所以當企業有利潤時,會分配給相關股東,讓股東得到利益。但市場瞬息萬變,企業不得不保留部分經營利潤以備不時之需。這個留存部分收益的過程就是“盈余公積”。
我國盈余公積有國家標準和企業自身制度標準兩種,即“法定盈余公積和任意盈余公積”
盈余公積的提取過程中,任何企業都要考慮是否提取盈余公積。
如果當期利潤從盈余公積中提取後沒有其他用途,剩余收益計入“未分配利潤”(盈余公積壹般用於彌補虧損、增資和分配股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