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享受五大發展理念,集中體現了我國“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的發展思路、發展方向和發展重點,是管全局、治本、長遠的方向。
1,推動創新發展。創新是發展的第壹動力。新常態下,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突破這個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創新發展。“十二五”期間,我國科技創新取得長足進步,但創新能力、自主技術、知名品牌欠缺,科技成果轉化率與發達國家科技進步貢獻率仍有較大差距。“十三五”期間,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促進協調發展。記者朋友們也了解到,我們的協調發展存在三個突出問題:壹是城鄉二元結構和城市內部二元結構的矛盾依然突出;二是區域發展不平衡,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之間不平衡;第三,社會文明程度和國民素質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匹配。因此,“十三五”期間,要按照協調發展的要求,繼續推進區域協調、城鄉壹體、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在協調發展中拓寬發展空間,在強化薄弱領域中增強發展後勁。
3.推動綠色發展。當前,我國長期積累的大氣、水、土壤汙染問題依然突出,人民群眾要求改善生態環境的呼聲也比較強烈。因此,在“十三五”期間,我們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為我國和世界的生態安全做出貢獻。
4.促進開放發展。如今,中國已成為世界第壹大貨物貿易國、第壹大外匯儲備國,吸引外資規模位居世界前列。中國和世界經濟形成了妳中有我、我中有妳的格局。因此,在“十三五”期間,我們必須發展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構建更廣泛的利益主體。
5.促進* * *享受發展。近年來,我們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與人民群眾的期待相比,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完善,均等化程度還不夠高,社會管理和矛盾調解能力還不夠。因此,“十三五”時期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實現。這是我要介紹的“五大發展”的概念,是這個“十三五”規劃和《建議》的核心內容。
擴展數據:
“十三五”期間,中國計劃實施數百項重大工程和項目,涉及科技創新、結構升級、基礎設施、生態環境、民生改善等領域,將對中國經濟社會民生產生深遠影響,也給國際社會帶來重大機遇。
在科技領域,“十三五”期間將推進“加快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等領域核心技術突破”和“加強深海、深地、深空、深藍等領域戰略性高技術部署”;
在工業制造領域,“中國制造2025”的要求體現為“實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智能制造關鍵技術和裝備研發,加強智能制造標準、工業電子裝備和核心支撐軟件基礎建設”。
在生態環境領域,“推進全流域水資源保護和水汙染治理,使長江幹流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水平”,體現了綠色發展的理念;
在民生領域,“通過發展特色產業、轉移就業、易地扶貧搬遷、生態保護扶貧、教育培訓、醫療保險、醫療救助等方式,實現約5000萬貧困人口脫貧”,體現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需要。
參考資料:
十三五規劃綱要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