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省本身缺乏石化和煤炭燃料,大陸也沒有大型煤礦和油礦。僅僅依靠南部平原有限的天然氣礦,遠遠不能滿足臺灣省的能源需求。核能方面,臺灣省也缺少鈾礦石,所需鈾礦石由美國根據協議提供給臺灣省,所以臺灣省每年要消耗大量外匯購買能源。
臺灣省擁有豐富的可再生能源潛力。臺灣省西海岸平均風速約8m/s ~ 9m/s,預計等效小時數可達4000小時,比歐洲項目高出約10% ~ 15%。據國際工程咨詢公司4C offshore統計,全球最適合海上風電建設的風場有18個,其中16個位於臺灣省海峽。同時,臺灣省東部海域蘊藏著世界上最豐富的洋流發電能源——黑潮。據臺灣工業研究院估計,東部洋流發電的潛在裝機容量約相當於4-8座大型核電廠。另外,臺灣省的淺層地熱資源和太陽能發電潛力也非常可觀(因為妳的問題是海洋能源,這裏就不提這些非海洋能源項目了)。
海上綠色能源項目已經成功啟動。從蔡政府上臺到年底的短短半年時間裏,共有7家能源公司(外資5家,臺資2家)斥資1萬億新臺幣在臺灣省新建綠色能源項目。如丹麥東能公司斥資4000億元新臺幣建設大型海上風電項目,臺灣電力公司斥資3500億元新臺幣建設海上風電項目。加拿大Northland和新加坡IanHatton共同投資6543.8+057億元新臺幣;西門子、德國、臺灣省、中國鋼鐵公司、尚維公司等合資成立的海上風電公司投資超過新臺幣6543.8+000億元;對內華威,德國投資300億新臺幣;澳大利亞麥格理集團投資250億新臺幣。新加坡Equis集團投資新臺幣6543.8+05億元,德國聯邦政府復興信貸銀行計劃設立新臺幣6543.8+000億元的金融融資項目,投資臺灣省綠色電力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