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外匯行情大全網 - 助學貸款 - 央行關於貨幣政策和居民負債的政策會有哪些變化?

央行關於貨幣政策和居民負債的政策會有哪些變化?

2021年中國經濟走勢如何?貨幣政策的思路是什麽?金融業和金融市場將如何發展?如何進行財務監管??

2月8日晚間,央行發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最新的聲音中,央行提到了備受市場關註的貨幣政策、居民杠桿率、房地產、金融創新和審慎監管等問題。?

報告共設四個專題專欄,分別關註存款管理、綠色金融、大國貨幣溢出效應、居民部門債務風險四個方面。央行提出,要高度警惕居民杠桿率過快上升帶來的透支效應和潛在風險,不能依靠消費金融來擴大消費。?

在下壹階段的主要政策思路上,與三季度報告的內容相比,四季度報告在關鍵內容的表述上有壹些變化。比如貨幣政策的內容提到“保持貨幣供應量在總閘門”“保持經濟在潛在產出附近”;再比如,提出“穩步調整和延續特殊時期出臺的應急政策”;在房地產相關內容部分,繼續強調“堅持不把房地產作為刺激經濟的短期手段”,還提出了“堅持穩定地價、房價和預期”。?

貨幣政策再次提高總閘門?

雖然資金面有所緩解,但市場對貨幣政策轉向的疑慮仍然難以消除。?

在“下壹階段主要政策思路”部分,報告強調,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準確、合理適度,堅持穩字當頭,不搞急轉彎,把握好政策的時效性和有效性,處理好經濟回升和防風險的關系,保持正常貨幣政策空間的可持續性。?

值得註意的是,對於下壹階段的政策思路,央行強調“守住貨幣供應總閘門,保持經濟在潛在產出附近”。?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認為,此舉繼續傳遞了“跨周期調整”的真諦,即寬松政策逐步退出,在沒有強需求端刺激的情況下,推動經濟實力高於潛在增長率。?

事實上,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鋒近日發表的《2020年貨幣政策回顧與2021展望》中強調,做好2021年貨幣政策工作,重點是要深刻理解穩健貨幣政策靈活、準確、合理、適度的取向。性格穩定,調節靈活,操作準確,量價適宜。其中,量價適度體現在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利率在適當水平,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妥善處理經濟回升與防範風險的關系。?

最近,在貨幣市場利率短期波動的背景下,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變化引起了更多的討論。?

對此,報告強調,判斷短期利率走勢首先要看政策利率是否發生變化,主要是央行公開市場7天逆回購操作利率是否發生變化,不應過於關註公開市場操作次數。?

這是因為公開市場操作的次數會根據金融、現金等各種臨時性因素和市場需求進行靈活調整,其變化並不完全反映市場利率的走勢,也不代表央行政策利率的變化。?

其次,央行強調引導市場利率圍繞央行政策利率波動,再次提到DR007的重要性。報告指出,觀察市場利率時,應重點關註主要市場利率指標(DR007)的加權平均利率水平和壹段時間內DR007的平均值,而不是個別機構的交易利率或受短期因素幹擾的時間值。?

警惕居民杠桿率過快上升?

近期各方對中國居民杠桿率上升的關註度較高。報告通過專欄討論了“合理評估居民部門債務風險”的問題,反映了央行對居民杠桿率的關註。?

數據顯示,我國居民部門杠桿率自2011以來持續上升,2011年末至2020年上半年的上升幅度超過31個百分點。居民債務繼續擴張的空間非常有限,相關風險值得關註。?

報告指出,中國居民債務約有20%與經營活動有關,剔除後中國居民杠桿率在國際上處於合理水平。我國居民部門的經營性債務主要來源於個體工商戶的經營性貸款,部分個體戶利用消費貸款和信用卡資金經營周轉。2020年上半年末,BIS口徑的中國居民杠桿率為59.1%,接近歐元區和日本。但剔除經營性居民債務後,同期居民杠桿率降至46%左右,國際上仍處於合理水平?

央行指出,要高度警惕居民杠桿率過快上升的透支效應和潛在風險。壹方面,部分債務消費者不理性,未來收入與還款支出不匹配,容易超出自身經濟能力而過度借貸消費,埋下金融風險;另壹方面,面對債務刺激的消費需求,如果企業擴大生產,當居民債務不斷上升,未來償債能力難以為繼時,就會暴露出產能過剩的問題,這與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不匹配。?

值得註意的是,在我國消費貸款快速擴張的過程中,部分金融機構忽視了消費金融背後的風險,客戶質量明顯下降,多頭負債、過度授信問題突出。2020年以來,部分銀行信用卡和消費貸款不良率有上升跡象。?

李超認為,關註居民債務風險,重在以供給側改革的思路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另壹方面,當前部分銀行客戶資質明顯下沈,可以有效防範部分銀行信用卡和消費貸款的不良風險,對遏制居民消費貸款違規進入房地產領域也有重要作用。?

禁止本地法人銀行異地開戶存款?

“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確保金融創新發展,普惠金融的服務質量和競爭力穩步提升。對銀行體系進行全覆蓋壓力測試,支持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和改善治理,增強金融機構的穩定性和可持續經營能力。”報道稱。?

關於金融創新與監管的關系,監管層已經多次公開發聲。與三季度報告相比,四季度報告還特別提到了金融創新和審慎監管。?

近兩年,央行有序整治不定期存款創新產品。繼停息、定期付息等所謂“創新”產品之後,央行表示,從2021壹季度起,地方法人銀行吸收異地存款將納入宏觀審慎評估(MPA),禁止通過各種渠道開立異地存款。?

異地存款是指當地法人銀行通過在沒有物理網點的城市開立的賬戶吸收的存款,包括通過第三方互聯網平臺吸收的存款,以及自身網銀、手機銀行渠道吸收的存款。?

近兩年,壹些地方法人銀行通過吸收異地存款實現了快速擴張,偏離了地方定位。?

央行表示,由於異地存款穩定性較差,積累的流動性風險容易快速擴散,不利於維護市場競爭秩序和金融體系穩定。2021壹季度起,地方法人銀行吸收異地存款將納入宏觀審慎評估(MPA),禁止通過各種渠道開立異地存款,存量存款到期自然結清。沒有實體營業網點,在網上開展業務的銀行除外,但這類銀行的展業範圍不受空間限制,實質上已經成為全國性經營的銀行,所以存款利率的自律需要參考國有銀行。?

央行指出,存款基準利率作為利率體系的“壓艙石”,應長期保留。下壹步,人民銀行將繼續發揮利率自律機制作用,加強對不定期存款、結構性存款、異地存款等創新產品的管理,防止非理性競爭,維護存款市場有序競爭,保持銀行負債成本穩定,為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促進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步下降創造良好環境。

  • 上一篇:生意寶的推出貸款通
  • 下一篇:委托付款有連帶責任嗎?
  • copyright 2024外匯行情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