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基礎設施的主要陣容,由5G、大數據、AI智能和工業互聯網組成的“數字基礎設施”最近被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國家部委反復提及和強調,因為它們不僅在今年整個中國經濟中扮演著驅動逆周期投資的最重要角色, 而且代表了未來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的壹種新的開放方式,將成為中國高質量經濟增長的核心和關鍵動能。
相對於鐵路、公路、機場、房地產組成的傳統基礎設施,表現出非常明顯的重資產表征,數字基礎設施往往以輕資產、高技術含量的形象出現;另壹方面,傳統基建產生的投資效應更多局限於行業,或者說只是從外延層面拉動了相關產品的需求。壹旦這種需求減弱消失,產業關聯和市場繁榮的循環很快就會結束。但是,數字基礎設施承載著天然的跨行業賦能特性,或者可以從內涵深度向所有行業植入全新的成長基因,而這種基因具有可持續的力量,可以實現自我叠代,從而維持行業的持久擴張和市場的持久繁榮。
核心經濟需求的不同進壹步表明了數字基礎設施與傳統基礎設施的區別。雖然像後者壹樣對數字基礎設施投資的加碼和加強可以成為擴大就業的催化劑和穩定增長的助推器,但這些短期目標顯然不是數字基礎設施全面承載或實質性效用的體現。以科技為核心帶動經濟發展是數字基礎設施的主要方向,而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新興產業的成長及其所帶動的經濟的持久增長是數字基礎設施的必然邏輯。從這個角度來看,數字基礎設施是高質量經濟增長的必由之路。
憑借高接通率、超低網絡時延、海量終端接入、高可靠性等特點,5G投資堪稱新“高速公路”的戰略布局,不僅形成了對網絡設備、光纜、大小基站等多個硬件產品的需求,還將在終端產生不可估量的應用需求,包括C端的雲遊戲、AR/VR、高清直播等線上產品,以及B端的雲辦公、車聯網等。根據中國信通院發布的《5G的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2030年,5G帶動的國內直接產出和間接產出將分別達到6.3萬億元和10.6萬億元,創造就業崗位超過800萬個。
按照整體構成,工業互聯網包括網絡、平臺、安全三大功能體系。隨著5G的單獨投資安排,產業互聯網的投資重點在平臺和安全上,尤其是作為核心的平臺建設最為重要。在這裏,工業互聯網平臺猶如5G新“高速公路”上的加油站和服務區,企業通過其快速整合資源,及時響應市場,實現個性化需求的大規模定制和產品設計制造的精準對接,同時依托工業互聯網平臺進行數據集成應用,形成基於數據分析和反饋的設備維護和事故風險預警能力,實現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智能決策和深度優化。據最新統計,目前中國工業互聯網平臺數量已達269家。到今年年底,工業互聯網市場規模有望突破7000億元,2030年將突破11.3萬億元。
AI智能力推圖像識別、智能交互組成的智能軟硬件產業,以無人機、無人船為主的智能車輛產業,以高靈敏度、高可靠性的智能傳感器等關鍵器件組成的物聯網基礎器件產業等新型產業集群。同時,更深刻的顛覆作用是實現傳統產業的深度改造,推動和加速產業的智能化升級。在數字基礎設施的棋盤上,AI智能正載著企業飛速前行,就像新高速公路上飛馳的車輛。據麥肯錫預測,中國人工智能市場將以50%的速度逐年增長。2019年,AI市場規模將達到570億元,2022年將超過700億元。
無數據無計算無數據無經濟無數據無管理。經濟和社會生活已經呈現出萬物數字化的鮮明特征,數據價值和數據應用需求呈指數級爆發。在整個信息基礎設施體系中,數據就像新“高速公路”車身上快速流動的血液。作為數字基礎設施的關鍵部分,大數據的建設和投資不僅體現在數據中心等物理場所的建設上,還會畫出壹條龐大的數據中心產業鏈,包括硬件設備制造商、軟件服務開發商、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提供商、零售數據中心服務商、增值服務商和終端用戶。賽迪顧問的數據顯示,去年全國數據中心約50萬個,IT投資規模3698億元,同比增長13.5%。今年投資規模將達到4166億元。此外,國內數據中心業務銷售額年均增長率約為35%。到2030年,中國原始數據生產產業規模將擴大到經濟總量的15%。
需要強調的是,數字基礎設施實際上已經演變為世界各國在信息技術領域的主要競爭高地。Gartner最新調查數據顯示,今年全球IT數字基礎設施支出將達到3.9萬億美元,同比增長3.4%,預計明年投資規模將超過4萬億美元。對於中國來說,中央和地方預算內的資金、專項債務、政策性銀行金融債務和國內貸款無疑構成了對新增基礎設施的強大資金供給支持,但投資分布壹定不能像胡椒面壹樣均勻地施加在各個部門,而應該以數字基礎設施為重點。對此,要因地制宜確定全國數字基礎設施的投資底線和比例,將政府專項債務和政府金融債務的增量分配規模與數字基礎設施的完成成果緊密掛鉤。同時,禁止像傳統基礎設施那樣“村村通煙”。無論是國家還是區域數字基礎設施,都要註重拳頭項目和精品項目的建設,突出規模和協同。
還應明確,數字基礎設施不應僅僅是公共財政投資,還應通過減稅、貼息和各種盈利方式吸引企業和社會資本加入,最終形成市場化的投資陣容。此外,作為數字基礎設施的重要對策,需要通過建立行業標準來促進企業和組織的信息化和數字化水平,特別是有效打破組織之間的信息壁壘和“數據孤島”,因為只有更高的數字化水平和更順暢的互聯才能形成對數字基礎設施的更強需求,在迫使數字基礎設施運營商升級和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的同時,創造和衍生更多的數字基礎設施附加值。(作者是中國市場學會理事,經濟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