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成才的青少年
史蒂文森(1781 ~ 1848),英國發明家。1825年,他成功設計了運行中的蒸汽機車,從此,火車走上了歷史舞臺。
在英格蘭北部,有很多小煤礦,那裏的采礦業相對發達,但是礦工的收入卻很少。1781 4月13日,蒸汽機司爐工迎來了新的生命,這個新生的嬰兒就是史蒂文森。
新生命的到來並沒有給這個貧窮的家庭帶來多少歡樂,因為這無疑給父親增加了負擔。壹家八口靠微薄的工資生活是遠遠不夠的。
冬天,寒冷的北風從千瘡百孔的木墻上吹進來,房間冷得像冰窖。
食物少得可憐,壹群挨餓的孩子都瘦得皮包骨。每天吃壹頓飽飯是他們最大的願望。
家裏的極度貧困剝奪了史蒂文森學習的機會,但他求知欲的火焰從未熄滅。
因為父親工作忙,不能按時回家吃飯,小史蒂文森經常去煤礦給他父親送飯。每次去,他都會仔細觀察巨大的蒸汽機。他站在鍋爐旁,看著熊熊燃燒的爐火,被飛速旋轉的飛輪和深井裏汩汩湧出的地下水迷住了。
有時候,他會繞著蒸汽機走幾圈,記下蒸汽機的各個部件,比如鍋爐、汽缸、飛輪等等。
他常常想,長大後,他也要當壹名消防員,操作蒸汽機。
時光荏苒,14歲的史蒂文森隨父親去了煤礦當見習消防員。老板給他的任務是給機器加油。
在這裏工作不容易。蒸汽機發出的巨大聲音會讓人耳膜發痛。煤煙和煤煙經常讓人流淚。加油的時候壹不註意就會全身油膩。
壹天工作下來,史蒂文森經常渾身是油,白凈的臉臟得認不出來。
即便如此,他也不覺得苦,因為他可以整天和蒸汽機作伴。
看著爐子裏熊熊燃燒的火焰,聽著機器的轟鳴聲,他非常高興。雖然他累得滿頭大汗,但他壹刻也不肯休息。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然而,壹個文盲是不可能理解蒸汽機的工作原理的。史蒂文森決定從頭開始學習。
他白天工作,晚上抱著書去礦上夜校。平時,他口袋裏總是裝著書。壹有空,他就拿出書本,如饑似渴地學習。
經過幾年的刻苦學習,他很快掌握了很多科學知識,扔掉了文盲的帽子。
尤其是關於蒸汽機的專業理論知識,他記得非常牢,對當時礦上各種機器的性能了如指掌。
壹天,煤礦裏壹臺重要的蒸汽機壞了。機械師們忙了很久,但還沒發現什麽問題。胖礦主氣得破口大罵:
“妳們這些失敗者平時吃的喝的都是礦上的,機器壞了卻修不了!”
這時,史蒂文森站了起來。“先生,要不要我試壹試?”
礦主點點頭,怕機器壞久了,損失太大。
當機械師們看到這是史蒂文森,壹個小消防員,他們都笑了,說了壹些諷刺的話:
“嘿,小消防員,妳只配給機器加油。我們無能為力,不要貪多嚼不爛。”
史蒂文森假裝沒聽見,然後開始工作。
他小心翼翼地把零件壹個壹個拆下來,用紗布擦幹凈,然後根據自己對蒸汽機的了解找出有故障的零件,然後熟練地把所有零件安裝好。
忙碌了壹天,史蒂文森站起來用毛巾擦了擦汗,然後對礦主說:“機器修好了,請試壹試!”
我壹開車,那臺巨大的機器就真的轟隆隆地轉動起來。礦主喜出望外。旁邊的幾個機械師全都呆若木雞,滿臉通紅。
不久,礦上貼出了壹張海報,宣布提拔小消防員史蒂文森為工程師,當時史蒂文森只有2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