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2015年6月,當左暉和萬科集團高級副總裁劉曉在星巴克喝咖啡時,他們壹見如故。2015年7月,萬科與鏈家宣布正式合作,共同成立“萬鏈家裝飾”進軍家裝行業,共同撬動家裝行業萬億市場。
然而,五年後,萬科選擇退出,左暉計劃全資控股“萬聯家裝”,並將其並入貝殼的新家居服務平臺——床家裝。
17月6日,市場消息指出,萬科將退出萬聯裝飾,其所有股份將由鏈家或其Ke Holdings Inc .接管,後者隨後將成為鏈家的全資控股公司,股權結構將在今年下半年發生變化。
對此,Ke Holdings Inc .表示,“我們已與萬科達成股權轉讓協議。萬聯未來將並入貝殼的裝修業務。此舉是為了進壹步深化裝修鏈條,為用戶提供高品質的家裝服務。”
萬聯裝飾全稱為萬科鏈家(北京)裝飾有限公司,由北京萬科和鏈家於2015年7月共同成立。
工商資料顯示,萬聯股份註冊資本為3000萬元人民幣,北京萬科企業有限公司持股50%;鏈家(天津)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持股35%;作為員工持股平臺,北京嘉信信息咨詢中心(有限合夥)持股15%。
身處“口碑最差”的家裝行業,萬聯曾想通過自己的努力重塑這個市場。事實上,背靠萬科和鏈家的萬聯在成立壹年後就交出了北京區域家裝市場份額第壹的寶座。
數據顯示,2016年,萬聯交出的成績單是銷售額5億元,實現5000單的業務規模。2017年,萬聯曾將增長水平定為300%,全年服務15,000訂單,銷售額突破15億元作為全新目標。作為萬科轉型城市配套服務商的壹次嘗試,萬聯的另壹個意義在於探索萬科生態系統的可能性,為萬科的未來願景提供支撐。
然而,隨後幾年,受房地產行業和互聯網家裝行業調整的影響,家裝市場也進入了深度洗牌調整期。萬聯的原有管理團隊也頻繁變動。原萬聯總經理郭翀相繼離職,萬聯變得越來越“沈默”。同時,業績也不再是萬聯的首要目標。
萬聯上壹次出現在公眾視野是在2019年7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萬聯現任總經理王啟帆承認,萬聯也經歷了快速擴張導致客戶滿意度下降的痛苦。成立第二年,萬聯發現並不是每個工地都能按時交付給客戶。經過反思,萬賢認為,企業應該沈下心來打造自身能力,建立客戶口碑和滿意度,而不是壹味追求規模。
萬科鏈家(北京)裝飾有限公司內部人士也向澎湃新聞表示,“萬聯即將並入貝殼,後續貝殼和萬聯將共同主導床家裝,雙方將負責床家裝的不同業務線。”
萬科選擇退出,但對左暉來說,家裝行業仍是壹個競爭激烈的賽道。
今年4月23日,柯控股CEO彭永東在2020貝殼新居發布會上宣布,柯控股進軍家裝行業,推出全新家居服務平臺——床家裝。
彭永東指出,“床上裝飾不僅是我們房地產交易服務的自然延伸,也是我們在北京市場新家裝的壹次嘗試。”在其看來,這壹賽道的規模也非常大,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對於Ke Holdings Inc .來說,它也屬於“先慢後快、先易後難”的事業。
隨著萬科選擇退出莊潔萬縣,鏈家已經全面接管了萬縣。萬縣已經運作了五年,或將整合家裝資源。
據了解,床飾將為用戶打造“以標準精工實現個性化設計”的家裝體驗。用戶可以選擇獨立設計師,也可以選擇本地和完整的套餐,而施工交付環節將由bed精工統壹完成,提供標準化服務以確保交付質量。此外,床飾還實現了整個裝修過程的在線可視化。從進場到完工,復雜的裝修流程被拆解成壹系列服務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