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外匯行情大全網 - 助學貸款 - 為什麽太原的商業銀行都改成了晉商銀行

為什麽太原的商業銀行都改成了晉商銀行

主要是為了規避風險,同時實施穩定的經營戰略和合理的機構布局

二者本質上沒區別,晉商銀行是商業銀行的重組

給妳篇非常詳細的文章,看完就懂

 從2005年山西各界呼籲建立晉商銀行,到2006年被列為山西省政府工作重點,如今完成掛牌,晉商銀行壹路走來頗多曲折。

可行途徑

晉商銀行的前身——太原市商業銀行(以下簡稱太商行)成立於1998年10月,由原56家城市信用社改建而成,是山西省內最大的壹家城商行。

根據深圳融信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清產核資報告,晉商銀行重組更名前,截至2007年底,太原市商業銀行凈資產-19.73億元,不良資產36.35億元,其中不良貸款31.41億元,非信貸不良資產4.94億元。

由於太商行新資本遲遲未有補充,風險撥備提取和資本充足率都嚴重不足,結構性經營風險顯現。這種情況引起了山西省政府和太原市政府的高度重視。

2005年開始,山西各界開始呼籲建立晉商銀行。

為此,山西省銀監局本著化解金融風險、增加當地金融支持的初衷,就重組、改革地方性商業銀行進行了多番調研。

調研認為,隨著省內各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經營戰略和機構布局的調整,存貸比例普遍較低,同時,貸款明顯呈現出向大城市、大企業集聚的態勢,山西省大部分地區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的金融需求難以得到有效滿足。

同時,太商行所存在的風險問題,受歷史條件的影響和自身規模的制約,其抗禦和化解風險的能力有限,單靠其自身的力量,無法有效化解。山西銀監局調研認為,通過組建晉商銀行,在發展中化解和處置風險是壹條可行途徑。

壹波三折

重組過程可謂是壹波三折。

2006年下半年,山西銀監局借鑒徽商銀行的思路,對太原、大同、長治、晉城4家城商行和陽泉、晉中2家城市信用社進行了摸底調查,並提出了聯合重組的方案。

2007年,這壹思路被寫進地方政府工作報告。當年的報告中明確提出,“整合地方金融資源,探索建立晉商銀行”。

隨著組建的推進,省、市政府及山西銀監局發現,聯合6家城商行和城信社的聯合重組方案並不現實。最大的問題在於利益多元化、協調成本高。

此時,是堅持聯合重組?還是太商行獨立改革?最終的權衡選擇了後者。

2008年8月6日,山西省政府正式成立晉商銀行組建領導小組和籌備組。9月5日,省政府召開了晉商銀行組建領導小組及籌備組工作會議,會議審定通過了山西銀監局提交的《山西省組建晉商銀行工作方案》。

隨後從10月到12月,晉商銀行籌備組密集召開了四次工作會議,按照《山西省組建晉商銀行工作方案》的要求和安排,太原市商業銀行開展了增資擴股及不良資產處置工作。

2008年12月31日,銀監會印發《關於太原市商業銀行更名的批復》,文件同意太原市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晉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清產重組

如何將壹家城商行改造成全面達標的股份制商業銀行,清產核資和資產重組是兩塊最難啃的骨頭。

2008年最後3個月,太商行以最快的速度實施了上述改革。

根據太原市商業銀行臨時股東大會決議,由省政府、市政府和原法人股東分別出資處置太原市商業銀行現有33.93億元的不良資產,包括出售給財融公司的不良資產24.01億元;現有存量不良貸款4.98億元;非信貸不良資產2.77億元;歷年積累不良非信貸資產2.17億元。

處置資金來源包括:省政府貨幣資金出資9.2億元,市政府出資6.01億元,新增法人股溢價10.46億元,太商行原法人股東向新投資者轉讓股份所得0.7501億元等。

在不良資產置換處置的同時,太商行緊鑼密鼓進行了增資擴股。

股改後,太商行註冊資本由6.05億元增資至32億元,募集後總股本為23.91億元,其中新增股本17.87億元。

募資後的新股本結構是:山西省政府出資4.8億元認購新增的4.8億股股票,占20.07%,太原市政府保留原股本3.2億股,占13.38%;新增法人股東按照1:1.8的比例,***吸收投資23.52億元,認購新股13.07億股股票,占54.64%,其中溢價出資部分10.46億元用於消化不良資產損失,受讓太原市政府及原法人股東所持股份1.53億股,占6.42%;保留原太原市商業銀行法人股本0.5210億股,占2.18%;保留原太原市商業銀行自然人股本0.7944億股,占3.32%。

在新增法人股東中,太原鋼鐵、山西焦煤等名企榜上有名。

  • 上一篇:保險中的生存金是什麽意思?
  • 下一篇:中國大數據項目分布在哪個方向最高?
  • copyright 2024外匯行情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