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晚間,btc中國發布公告稱,將於本月底停止數字資產交易平臺的所有交易。15晚上,霍比。com和OKcoin相繼宣布即日起暫停註冊和人民幣充值業務,並通知所有用戶在9月30日前停止交易。至此,國內三大比特幣交易平臺均宣布將暫停交易業務。
今年以來,壹些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創新”已經偏離了初衷。隨著比特幣價格的飆升,比特幣及其相關行業投機氛圍濃厚,價格波動劇烈。投資者盲目跟風甚至失去理性,危及實體經濟發展。
“虛火”太盛太亂,“虛擬貨幣”引發的金融和社會風險不容忽視。9月4日,央行等七部門“亮劍”,叫停包括初始代幣發行(ICO)在內的各類代幣發行融資,重申融資使用的“虛擬貨幣”不具備貨幣屬性。
猛藥治癤子,重典治亂。比特幣的“降溫”,凸顯了監管部門打擊違法行為的決心,將防控金融風險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在市場亂象的整治和金融風險的處置上,壹定要做到心中有數,手裏有壹手好牌。在6月5438+05日舉辦的“2017金融街論壇”上,“壹行三會”負責人集體為金融業發展和風險防控“開道”,旨在履行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天職。
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表示,今年以來,銀行表外業務、貸款業務投資、同業業務套利現象得到初步遏制。要有效防範和應對重點領域金融風險,包括產能過剩行業、房地產、地方平臺公司的債務風險,同時加強銀行內部的風險管控。
證監會主席助理張慎峰表示,將進壹步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常態化新股發行,全面完善再融資制度,積極發展債券市場,穩步發展期貨市場,積極服務創新驅動發展、中國制造2025等戰略。
保監會副主席黃宏表示,要降低存量風險,控制增量風險。從農業、巨災、大病、健康、養老等領域入手,提高保險服務水平,疏通保險資金進入實體經濟的渠道,降低融資成本。
可喜的是,金融業資金閑置現象在減少,對實體經濟的支持進壹步增強。央行6月5438+0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我國人民幣貸款增加1.09萬億元,其中非金融企業和機關團體貸款,主要是實體經濟貸款增加4830億元。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液。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的天職,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範金融風險的根本措施。金融創新要服務實體經濟,滿足監管要求。那些披著“創新”外衣的偽金融創新甚至非法金融行為,必須及時予以嚴厲打擊和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