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趨勢下,是因為我們從來沒有接受過這塊的教育,簡單的說就是我們知道貸款很危險,但是到底有多危險我們心裏沒有概念,而且從小的教育就是叫我們不要去觸碰它們,拿壹些聽上去很笨很蠢的例子來說話,比如誰家貸款多少錢,最後還不出來,給如何如何,這樣故事聽多了,留給我的只有壹個想法,我才不會借那麽多錢。沒了。
沒有壹個系統性的,嚴肅的告訴我們危害,就好像性知識壹樣的空白。
大學生們的“超前消費”如何呈現?
壹、貸款最大的好處就是快,手續方便,只要給幾個東西,下幾分鐘就能到賬。
二、他們在宣傳上,給我們的利息非常低,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對於我們這些入世不深的人來說,根本不會考慮後面的圈套,而且容易相信人,又在用錢時刻,就會貸款。
三、與日俱增的欲望和生活費的不平等,比起大學,大多數的人在前面壹段時間,可能自己小鎮都沒有出過,每天家裏學校邊邊跑,玩樂也就那麽幾個地方,次數多了也就膩了,根本花不了多少錢。大學不壹樣,首先沒有人管妳,地方可能更大了,接觸的人更多了,生活花樣也在變,3天下館子,6天酒吧很正常。但生活費只有那麽多,根本不夠消費,而且,壹般人享受過以後,又恢復到原來的簡單的生活是做不到,所以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小額貸款成了壹個更好的手段。
到底是什麽在影響他們的消費觀念?
壹、信息的發達與商家的宣傳理念。信息的發達很好理解,因為有了手機,隨時隨地都能收到各種消息,知道很多東西,商家為了抓住消費者,想盡辦法吸引消費者,對於入世未深的大學生來說,很容易被誘惑。
二、生活的改變,自然帶來了更多的欲望、比如對美的追求,比如要刻意融入環境,比如對更好生活的向往,人只要對某些東西有強大的渴望的時候,就會想盡辦法去得到。
三、因為小額貸款的利息很低,再加上因為期限長,錢平均到每天看起來真的沒有多少錢,有這很恐怖欺騙性,容易掉進去。
名目繁多的“校園貸”為何成了“校園害”?
貸款原來的誕生,就是拿未來的錢給自己現在生活壹個突破。比如在古代,貸款是為了來年多買點種子種田,或者為了再開壹個酒樓。
從中我們可以發現,貸款來的錢,在未來是很大把握能換清的,因為它的使用能和回本掛鉤。
而大學生貸款是為生活過的很好的,重點是大學生基本上沒有還款能力的,所以才會出現這麽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