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記者想從亞洲的商業思維中尋找“失敗”的原因時,《河南日報》資深財經記者肖表示,盲目擴張是亞洲失敗的主要原因。上世紀90年代開始關註鄭州商戰的小華政認為,當時亞洲把日本“八佰伴”視為對手和老師。八佰伴宣布將在2000年前在中國開設65,438+0,000家分店,這也成為亞洲加快連鎖經營步伐、遍地開花的決策思路。亞洲基本上沒有自己的條件,依靠“壹種氣體”在全國發展連鎖店。同時,當亞洲在其他省份開設商店時,幾乎每個商店都建立了自己的商店,這導致了資金的壓力和不良貸款的增加。結果,壹家公司失去了另壹家公司,拖累了總公司。
除了盲目擴張,惡性商戰也是葬送亞洲的原因之壹。1992左右,亞洲率先引發了“鄭州商戰■大價格戰,尤其是紅眼正面價格競爭。”這場商戰的結果是,參戰的六大商場都損失慘重。雖然亞洲熱銷的商戰傷害了人們,但也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業內人士認為,惡性價格競爭只會浪費企業資源和社會資源,與經營企業的終極目標背道而馳。
/docroot/200207/10/XB 01/10181701 . htm
亞洲商業集團的興衰
1997,王竹洲辭去亞洲商業管理總公司、鄭州亞洲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職務,因病退休。隨著這位領軍人物的離去,亞洲商業管理公司也宣告解體。解體前,亞洲商業運營公司管理和運營的正規連鎖店有15家,會員遍布全國各地,員工超過2萬人,總營業面積約30萬平方米,總資產超過40億元。在其管理的連鎖店中,廣州千村百貨、上海千村百貨和成都新時代千村百貨在這壹年相繼倒閉。福州千村百貨大樓和Xi安亞洲工貿中心移交給當地合作夥伴持有和運營。1998 5月,鄭州亞洲繽紛購物廣場倒閉;今年7月,成都九眼橋前村百貨商店關閉。壹些仍在運營的前村百貨購物中心和前村百貨商店入不敷出;地處偏遠的昆明千村百貨的效益並不理想。
從65438到0997,鄭州亞洲集團有限公司已解除委托亞洲商業運營公司運營管理的協議。其五家正規連鎖店開封亞洲商業大廈和濮陽亞洲商業大廈先後倒閉,損失8600萬元。鄭州、南陽、漯河的分公司加上集團本身,總負債6.98億元,賬面虧損2935萬元,實際虧損更多。此前,集團公司及其唯壹全資子公司鄭州亞洲商城為河南省亞洲連鎖店擔保貸款超過6543.8+億元,其長期拖欠貸款為6543.8+3億元。年底前,當地銀行和供應商競相起訴集團公司和鄭州亞洲購物中心,法院裁定金額高達9000萬元,6000萬元進入執行期。
縱觀上世紀90年代的中國商業史,亞洲是不可或缺的壹頁。
上世紀90年代初,剛剛誕生的亞洲挑起了壹場引起全國商界關註的“鄭州商戰”。其“以壹敵五”的瀟灑態度、集體對國企的豪放態度、“野路子”對正統的不羈態度,都引起了商界內外人士的好奇和贊賞。這是中國第壹家在中央電視臺做廣告的購物中心。壹句“中原之行何處去——鄭州‘亞洲’”讓無數沒來過鄭州的人看到了亞洲購物中心清新雅致的營業廳和美麗熱情的女主人。壹位天津小學生給商場總經理寫信,說老師布置的征文題目是《我的理想》,班上很多同學都寫道:“做亞洲的店員!”
亞洲在零售服務、管理和營銷理念、方法和手段方面的大膽嘗試令人震驚。上世紀90年代初,全國商界還沒有明星的時候,鄭州亞洲彌補了這個位置。來自全國各地的商業單位和其他團體紛紛前來亞洲參觀和學習。它的所作所為被媒體稱為“亞洲現象”,相關報道層出不窮。
1993當連鎖經營的概念剛剛傳入中國時,亞洲已經蠢蠢欲動,決心大規模發展連鎖霸權。它首先成立了鄭州亞洲集團有限公司,然後由王壹舟領導,並成立了壹個專門的零售管理公司-亞洲商業管理公司。它的觸角延伸到全國各地省會以上的城市,迅速組織選擇和準備工作,平均每四個月開設壹家大型連鎖店。由於資產所有者不同,河南的連鎖店仍以“亞洲”命名,省外的連鎖店壹般稱為千村百貨。它所到之處都會隆重亮相,包括不分青紅皂白的廣告,盛大的開業典禮,為顧客開辟免費公交路線,以及各種出格和刻意宣傳的促銷活動。這些地方的人們可以親自觀察久負盛名的亞洲風格。然而,長時間的接觸後,公眾的目光逐漸變得迷茫、冷漠和挑剔。它的水土不服、暴發戶的淺薄、幼稚、沖動等諸多弱點暴露無遺,以至於每壹家亞洲連鎖店雖然已經正式成立,但由於缺乏內在和實質性的支持,很難具有真正的活力並融入當地的經濟環境和人們的生活。
廣州千村百貨開業時,當地報紙謹慎地批評它“以血為代價打價格戰”和“運營費用太高,難以為繼”;上海千村百貨關閉後,《中國經營報》呼籲上海商界廣泛關註“千村現象”,不要重蹈覆轍。1998 5月25日,當經歷了廠家大量撤貨的北京千村百貨決定改變經營業態時,北京日報充分關註並分析了開業時吸引了654.38+萬北京人的千村百貨如今為何陷入蕭條。
“亞洲現象”最終變成了令人沮喪的“千村現象”——自1994以來,媒體對千村百貨和其他亞洲連鎖店的報道大多是批評和貶損。
【案例研究】
我們正在全面進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期,這是壹場前所未有的偉大變革。面對這種變化,我們沒有現成的對策,我們都需要重新研究和探索。縱觀亞洲九年的興衰史,我們得到的最突出的感受是,它在零售業中走在了前面,做了許多市場化的實驗,這是對傳統文化所強調的含蓄、內斂、穩定、和諧精神的壹種反叛。這些實驗與當前的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構成了多向碰撞,使我們能夠看到這壹時期中國特有的新現象,從而在觀察和思考其興衰過程和結局時得到壹些啟發,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這壹巨大變化。
然而,這些實驗是試圖將自然經濟思想嫁接到現代規模經濟上,並通過政治運動來實現企業的經濟目的。因此,實驗產生的社會效應遠遠大於其經濟效益,甚至走向經濟目的的反面,包括企業有限資源的隨意浪費、超越自身能力的“躍進”企圖、對市場經濟客觀規律的根本蔑視和違背。最終也走向了它所追求的社會效果的反面。
發展大型購物中心連鎖經營是亞洲最大的實驗,也是最失敗的自我擴張——它吹出了壹個大泡沫,又把它吹大了。
思考問題:
1.亞洲購物中心的CI策劃進展如何?它的優點是什麽?
2.亞洲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麽?
3.國內外壹些大型商場連鎖經營成功了,但亞洲為什麽失敗了?
4.亞洲在經營理念和行為上有什麽特點?
http://61.145.119.78:8081/show . aspx?id = 47 & ampcid = 0 & amp第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