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多少存款才定義為財務自由並沒有壹定的標準;怎麽樣才算財務自由跟每個人的收入多少和生活開支多少有直接關系。但財務自由可以肯定壹點的就是收入壹定要大於生活開支才成立財務自由。
怎麽樣才叫財務自由呢?
財務自由說白壹點就是自己的錢自己做主,想怎麽花就怎麽花,隨心所欲,吃喝玩樂的任何開銷都不帶眨壹下眼的。
類似2018年把財務自由分為14個階段,財務自由定義的第壹階段“辣條自由”;財務自由定義的第二階段“奶茶自由”;會員自由、外賣自由……買房自由等14個2018年的財務自由標準。
擁有多少存款可以定義為財務自由?
(1)要實現辣條自由
要實現財務自由中的第壹階段“辣條自由”,也就是想吃多少包就多少包,吃膩為止。類似這種財務自由,3.5元壹包,100包就350元。按照這種財務自由,壹個月收入1000元的就可以定義為財務自由。
假如月收入1000元,壹年就1.2萬元的利息收入,假如按照壹年存款利率4%計算,擁有多少存款才算財務自由呢?1.2萬元/4%/1年= 30萬元 。
所以得知想要實現“辣條自由”的財務自由需要擁有30萬元存款就能實現了。
(2)要實現奶茶自由
要實現第二階段的“奶茶自由”,意思就是想買喝多少杯奶茶就喝多少杯,壹杯奶茶7元~10元,假如100杯就700元~1000元。按照奶茶自由最起碼也得月收入3000就可以定義為財務自由。
同樣月收入3000元,壹年就是總收入為3.6萬元的利息收入。假如按照壹年定期存款4%計算,年利息收入要在3.6萬元,那要擁有多少才能定義為財務自由呢?3.6萬元/4%/1年= 90萬元 。
所以最起碼擁有90萬元的存款才能實現“奶茶自由”,才能定義為財務自由。
同樣的根據以上實現“會員自由”、“外賣自由”“買房自由”等等的財務,根據規律算最高級的財務自由,壹套房算100萬元,10套就是1000萬元,最起碼月收入要高達2000萬元才行,壹年就是利息總收入為24億元,壹年定期存款利率為4%,根據2.4億元/4%/1年= 60億元。
想要實現“買房自由”的財務自由自由最高級之中,想要給這種財務自由的人,如果沒60億元以上的存款才能定義為財務自由。
通過上面的分析擁有多少存款才能定義為財務自由,財務自由要根據每個人生活開支的多少和收入相比較。 比如“辣條自由”的生活開支,需要擁有30萬以上的存款才能定義為財務自由;奶茶自由和買房自由分別需要90萬和60億元才能定義為財務自由,買房自由是財務自由的高級階段,要擁有60億才能定義為真正的財務自由。
總之財務自由就是自己的錢想怎麽花都可以。
最近幾年,大家都在討論:如何能實現財務自由,擁有多少存款才能財務自由。所謂財務自由,就是妳的存款已經足夠多到,即使妳從現在開始不上班,也能夠使自己的家庭,體面的、有尊嚴的過完下面半輩子,衣食無憂,吃喝不愁。
面對擁有多少存款就可以定義為財務自由?很多人講出來的數字非常驚人,這個數字往往是他這輩子根本無力賺到的財富。壹些人表示,在壹二線城市有車有房,資金額度達到2000萬以上,這樣的資產狀態才能算上財務自由。但實際上,中國絕大多數人壹輩子都完不成這樣的財務自由的“小目標”。
有多少存款可以稱為實現財務自由,盡管每個人的標準和看法不同,但是有三個外在條件,左右著各類人群的財務自由的標準:首先,不同的地區,財務自由的人標準不同。剛剛說的在壹二線城市有房有車,還有存款2000萬才算財務自由,這個標準定得太高,也不切實際。
通常在壹二線城市擁有壹二套自己的房子,外加上三五百萬的存款,應該就算是財務自由了,自己家庭在今後幾十年內夠吃夠用就可以了,有些人非要把有車也要作為財務自由的指標,我覺得有輛轎車並非生活必須品,難道坐地鐵出行的人,都沒有財務自由嗎?
當然,如果在壹個鄉下農村,對於普通農民來說,辛苦工作壹年也賺不到三五萬人民幣的,又沒有任何保障。這樣的家庭能擁有壹二百萬的存款,就算是財務自由了。也不用外出打工,只要在家種種地,過著清閑生活,也不靠天氣吃飯,至少這位農民在未來二十年內不用為生計犯愁。
再者,每個人對財務自由的心態不同,有些人必須要上千萬甚至上億才能算是財務自由。但是香港有很多明星,他們年輕的時候卻揮土如金,曾經擁有上千萬甚至過億的資產,晚年沒戲可接了,還要過著奢靡生活,就自然變窮困了。而修行在深山的隱士,壹日三餐粗茶淡飯,生活簡樸,他們到是實現在“財務自由”的夢想。所以,心態不同,境界不同,財務自由的標準就不同。有些人即使給妳幾千萬,如果大肆揮霍無度,最後也實現不了真正的財務自由。
最後,每個人的財務自由,要看 社會 是否穩定,通脹率是否高啟。要知道,未來形勢不可測,財務自由是少數人的專利,多數人要勞作壹生,才能拿到壹份養老金。我們之前所說的,在壹線城市有房子,外加三五百萬的存款,只是說能保證近二十年內的財務自由。未來國內通脹率是多少,誰也無法預測。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應該先賺到人生第壹個百萬資產,再說希望能夠達到財務自由。因為,沒有人能夠壹步登天,所有的東西都要壹步步來。
很多人都希望實現財務自由,這樣就不用受老板的氣,也不用為衣食居行而擔憂。但是能夠實現財務自由的人終究還是 社會 少數人群,多數人要想賺到壹百萬現金都很難。而且不同人對財務自由的標準也是不壹樣的,很多人喜歡把財務自由的目標訂得很高,但現實中卻發現自己連壹個最基本賺上壹百萬資產的小目標都難不到。這就是夢想與實際的差距。所以,擺正心態,努力奮鬥,這才是最關鍵的。
其實財務自由是被動收入大於他的日常開支,比如妳現在日常開支是5000元,妳是壹個普通的工薪族,存款多少才可以超過5000元每個月呢?我們來看壹筆賬,按五年存款利率4%來計算。要每個月產生5000元利息需要多少錢呢?5000元X12個月除以4%=150萬,也就是說妳有150萬元存, 每個月吃利息就可以超過妳的工資,就實現被動收入,實現財富自由。 但是妳要知道,人的欲望是無限的,當妳有150萬,妳就每個月花5000元,基本生活開銷,就不上班了,實現財務自由了?比如壹個老板,他每月開支都要5萬,那得要1500萬存款,如果像明星每個月開支都要50萬,那1.5萬存款才可以了。所以不同的人財務自由的方式是不同的。
但是妳如果非要壹種來衡量的話,也就是在全國消費最高的上海, 每個月有五萬收入 ,我想也差不多了,可以基本***房,供車,小孩讀書,都沒有問題了。所以我覺得至少要1500萬存款,才可以。但是問題又來了,1500萬存款,如果壹直存壹直吃利息,也會坐吃山空,十年會貶值了,怎麽辦呢?所以必須復利,也就是再增加1500萬,每年得到的錢復利,所以我覺得至少要有 3000萬 現金,妳才可以坐吃到壹輩子, 我說是普通人,不能超級富豪大額消費比。
財務自由是每個人的向往,而每個人對於財務自由的概念也不盡相同。
有人說;能夠隨時買得起自己喜歡品牌的口紅,是壹種財務自由。
有人說;能夠每天買到自己喜歡吃的水果,也是壹種財務自由。
也有人說;有房有車,每天想買啥買啥,就是財務自由。
而我對於財務自由的概念是;擁有屬於自己住處(房子),錢只要夠生活,且心向往自由,就是自由。 每個人對於財務自由的定義多有著他具有特別的意義。 那麽擁有多少存款才能定義為財務自由呢?
壹直以來,人們都以財富的多少來定義壹個人等級,所以也就存在了“ 有錢人 ”與“ 窮人 ”我記得在10年前的時候,那個時候我經常會想,和家裏人說,假如有100萬就好了,我們就能買壹套自己的房子,不需要不停的租房搬家!10年前如果家裏有100萬買套房還是綽綽有余的。父母不停的存錢就是為了買房,而等存到了壹些錢之後,發現房價也在不停的漲,存錢的速度永遠追不上房價漲的速度!而壹直沒買到房子,也逐漸成為了我最想做的壹件事。對於我和家裏人來說,能夠擁有自己的壹套房子,不需要租房和搬家,還有能夠過生活,就是壹種財務自由。
說起財務自由,大家第壹時間想到的是,需要擁有多少錢,然後統算壹筆數。就好比我朋友她說的,財務自由至少得有5000萬以上的存款,才能讓生活不再有壓力和保障。而另壹個自己買有房子的朋友說,我財務自由不需要5000萬,只要100萬就夠了。也有人說,不用上班,每天有花不完的錢就是財務自由,財務自由定義和財富的多少有著很直接的關系。
每個人對於財富需求與物質的需求程度不同,因此財務自由無法用統壹標準來進行衡量。財務自由是壹種信仰,更是壹種力量,人人都向往財務自由,但是真正實現財務自由的人又有多少呢?心境自由也是壹種自由。
財務自由是所有人的終極夢想之壹。
所謂的財務自由,就是當妳的現金和資產每年衍生的現金流足夠支付妳的生活開支,也就是不用再依靠上班工作來賺取維持生活的現金流的時候,這個狀態就叫財務自由。
其實財務自由的門檻,並沒有壹個具體的數值。我剛工作的時候,我們的老大告訴我們,在廣州,如果有3000萬的存款(不包括房子車等,純現金資產或者股票資產),差不多可以叫做財務自由了。當時是2007年,廣州的平均房價剛過萬。所以,我心裏壹直有個標準,也就是3000萬現金,差不多是壹個壹線城市財務自由的標準。
不過後來,大概兩年前吧,胡潤,這個每年發百富榜的外國友人,定了壹個標準。大概意思就是,壹線城市,財務自由的標準大概是2.9億人民幣,二線城市是1.7億,三線城市大概9000萬。不過,他的標準是所有資產。他說,因為房價和生活成本在快速上升,在還沒有財務自由之前,人們很容易低估財務自由的門檻,覺得可能1.6億和9500萬就夠了。
看的我很汗顏。別說2.9億了,1.6億暫時也是遙不可及的夢想。扣掉壹個單價15萬,400平的大平層房子之後,還剩壹個億,可能也差不多自由了。每年按照5%的保守收益率,如果積極點,年均8%的收益率,很多真正的有錢人也很滿足了。也就是說,500-800萬的每年開銷的話,反推壹個億的現金等價物基本可以稱之為財務自由了。
當然,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我覺得,加上日常花銷,撫養子女上學,北京壹年100-200萬的年均花銷足夠了。3000萬的現金等價物,馬馬虎虎也能算是個財務自由者。
現在國外有壹種說法,就說,當妳攢夠了每年花銷的25倍的存款之後,就可以不用工作,進入自由狀態。當然,他們其實說的是,在不用工作之後,很多不必要的支出就會少了很多,尤其是為了交易應酬而不得不攀比消費的東西都可以不用買了,只過壹種比較簡單純粹的生活。奢侈品基本不用買了,自己吃穿的舒服就行,也不用為了工作應酬去吃大餐,喝貴酒。
所以,每個人的財務自由狀態是不壹樣的。如果妳覺得壹個月5000塊錢足夠自己生活的比較好了,那麽妳的財務自由標準就是5000x12x25=150萬。當然,考慮到通脹,可能300-500萬也就很好了。
(晴溪)
個人認為,夫婦雙方都有養老醫療保險,有退休金,有車有房,手裏再有500萬現金能實現財務自由。過60了,壹年花費20萬差不夠。兩人工資壹萬二,500萬,拿出400萬找4家銀行存三年期,壹年可達17萬,每月1·4萬,加上工資壹月2.6萬。剩下100萬存短期理財,壹年能有6萬元。總算壹年加工資37萬元。出去 旅遊 ,享受 美食 ,購買服裝,車輛維護,統統拿下。本錢還能給子女留下。
財務自由的財富不是壹個固定的數字,而是相對值。
財務自由之路的作者波多費舍爾為我們提供了壹個財務自由的公式:=被動收入>體面生活開支。這裏說的被動收入對題主來說就是利息。現在年化利率差不多4%左右。我按壹年體面的支出10萬人民幣來算,差不多需要250萬的存款。但是這個標準也是因人而異的,如果妳每年的花費超過10萬人民幣,比如妳還有貸款要還,或者家庭負擔較重,那麽250萬存款肯定是不夠的。
靠利息過日子可以嗎,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每年的通貨膨脹可能導致本金的購買力下降。目前每年的通脹都在3%以上,如果把錢放在銀行按照4%的存款利率計算每年的購買力都會下降。
每年的收益率至少要7%以上才能跑贏通脹,且有多余的收益用來支撐生活開支,所以如果考慮通脹的因素只是把錢放在銀行吃利息的話,10年後這筆錢的購買力會下降三分之壹。
最好是做壹些保證增值的投資,也就是說需要配置能給妳的帶來每年7%收益率的資產,而不只是拿著存款。
以下是標準普爾家庭資產配置象限,提供給題主參考,合理的配置資產帶來更合理安全的收益,有助於實現財務自由。
多數的中國人完全不懂什麽叫財務自由,其實非常簡單:
如果妳明天不工作,妳的衣食住行是不是無憂?不要拿北京上海的標準來衡量,當然如果妳是京滬的也壹樣。
主要是沒有固定標的:每個人的想法不同,每個家庭的標準不壹樣,如同普通人和馬雲對財務自由的感悟差之天地。不過我想多數人得要求差距不會太大,如果日常生活所需的費用完全具備,這就是最初級的財務自由,但是預防大病,自我教育提升,和周遊世界和全國各地的預算壹打進去就是壹個中級版本的財務自由,高級財務自由是指這些預算外還有壹筆靈活資金,用來支配妳的夢想和影響力,比如海外有100萬美金保險或者可隨時做投資確保壹些不可預知的風險出現,如果妳所在國家或者地區遭逢巨大的自然或人為災變……,等等。
題主雖然非常渴望財務自由,不過 從題主的問題,可以看出您確實距離財務自由還有太遠的距離,這麽說可能會很傷人,但您不專業的提問,就暴露出了您的財務知識方面存在的短板。
我這麽說的原因是,稍有理財知識的人都知道,當前的儲蓄存款,是根本跑不贏通貨膨脹的,所以根本沒有多少人願意保持大筆的存款。
我理解的財務自由,實際上是指壹個家庭的資產,可以讓您即使不工作,依然可以保持衣食無憂,享受比較優渥的生活。記住了是家庭資產,而非存款!
那麽,這個可以維持比較好的生活的家庭資產要多少才算是財務自由呢?這恐怕還要與您所在的城市級別有關系,因為,不同的城市,生活水平和消費水平都是不同的,自然對於達到財務自由的標準也是不壹樣的。
個人理解的財務自由大致可以分為:
壹線城市:億萬級家庭資產;1億元以上;
二線城市:千萬級家庭資產;1000萬元及以上;
三線、四城市:百萬級家庭資產;500萬元及以上;
所以,我所理解的財務自由家庭資產,最少也應該不低於500萬元。
其次還有壹個是家庭資產配置的問題,比家庭總資產還重要。如果家庭資產配置不合理,比如:您有1000萬元 的家產,但是房產占比80%,而且房產還不是二線以上城市的家庭,您還算不上財務自由家庭。因為,您的資產不動產配比太高了。
理論上來說,家庭最安全的資產配置是:存款可以保持家庭開支6個月無憂就可以了;不動產:保持不高於40%;保險等保障的錢占家庭資產大約15%左右,剩余的是各類投資,用於錢生錢的資產,高低風險的都有:基金、股票、貴金屬、債券、信托等等。
保險可以保證大病意外等不會影響您的家庭運轉。不動產是房產,必需要有。存款是流動的錢,隨時可以取用的。其余的都是用來保持家庭資產保值升值的。
有了這樣的家庭資產配置,再有不低於500萬元的家庭總資產,才敢談財務自由。個人觀點,歡迎拍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