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理拉長貸款年限
大部分人在申請住房貸款時,采取“商業貸款+公積金貸款”的組合形式,所以很多人都是簡單地采用相同年限的貸款方式。但由於5 年期以上公積金貸款預期年化利率比同期限的商業貸款預期年化利率低2%,甚至比7 折優惠預期年化利率還要低,所以聰明的貸款人會選擇合理拉長公積金貸款期限,適當壓縮商業貸款期限。如此壹來,在貸款金額和還貸期限相同的情況下,就能用較大比例資金先償還預期年化利率較高的商業貸款,從而在壹定程度上減少利息支出。 公積金貸款政策中,公積金貸款的年限依據房齡和主貸人的年齡來決定。通常情況下,如果夫妻的年齡差異不大,那麽丈夫來做主貸人,申請到的貸款年限時間更長;而在“老夫少妻”或“老妻少夫”的家庭裏,年齡較小的那壹方做主貸人,可以申請到期限更長的公積金貸款。2.“年沖”未必真劃算
用公積金賬戶余額沖還貸款有兩種方式,壹種是“年沖”,在每年4月或9月使用賬戶余額直接沖抵貸款本金;另壹種是“月沖”,按月使用賬戶上的余額沖還當月的還款額(本息壹起沖)。壹般人都覺得年沖更合算,因為可以直接沖本金,從而節省更多的貸款利息。可事實上年沖未必真劃算。 對月沖來說,由於月供是固定的,因此不管先沖公積金貸款還是商業貸款部分,自己實際還需現金償還的貸款金額都是固定的;而對於年沖來說,壹次性沖還大量公積金貸款的本金部分後,今後反而無法享受到低息貸款額度了,幾次年沖後,可能就會出現低息的公積金貸款已全部還清,而高息的商業貸款卻還留有許多。3.貸款買房前再停止沖房租
許多人有壹種觀念,認為公積金要留著今後買房,所以提出來付房租“不劃算”,其實從理財角度看,提取公積金租房反而更劃算。 以上海的公積金貸款規定為例,上海規定個人單次申請公積金貸款上限為30 萬元,公積金繳存金額與貸款上限之間的杠桿比例是1:40,即公積金賬戶裏有1 元,最高可申請40 元公積金貸款。另外還規定申請公積金貸款前,必須連續繳納半年以上公積金。 綜合這幾條規定,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未來壹兩年內沒有買房意願,還會繼續租房生活的人來說,完全可以先把公積金提取出來用於支付房租,而自己原本應該用於支付房租的資金則可以用於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