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權的範圍主要包括:
1.資金借貸,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形成的債務關系;
2、購買商品,買方從賣方購買商品,形成債務關系;
3、勞動合同,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的勞動合同,形成的債務關系;
4、租賃合同,出租人與承租人簽訂的租賃合同,債務關系;
5、保證合同,保證人向債權人承諾承擔債務人的債務,形成債務關系;
6、商業信用,商業信用是指供應商向客戶提供商品或服務過程中的信用債權關系;
7、知識產權,知識產權權利人享有對自己的專利、商標等知識產權的保護和使用權,形成知識產權債權關系。
維護債權人權利所需的信息包括:
1,借款合同,借款合同是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法律文件,包括借款金額、利率、還款期限等關鍵信息;
2.還款記錄,記錄借款人的還款情況,包括還款日期和還款金額;
3.擔保協議。借款人提供擔保的,需簽訂擔保協議,確認擔保人的責任和義務;
4.訴訟材料。需要通過法律途徑保護債權的,需要提供相關訴訟材料,包括起訴狀、證據等;
5.附屬信息。債權已抵押的,應提供相關抵押物資料,包括抵押合同、評估報告等;
6.溝通記錄,包括與借款人的溝通記錄以及與律師、法院等相關人員的溝通記錄;
7.資產證明:需要債務人的資產證明,包括房產證、車輛證明。
綜上所述,債權的範圍非常廣泛,不同的債務關系都可能形成債權關系。債權人有向債務人追償債務的權利,債務人有履行債務的責任。債權通常以合同的形式存在,合同規定了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時間和地點,債權人有權在合同規定的期限內向債務人追償債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18條
債權的界定民事主體依法享有債權。
債權是權利人基於合同、侵權行為、無因管理、不當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規定,請求特定的債務人實施或者不實施某種行為的權利。
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