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前,中國已向朝鮮、越南、阿爾巴尼亞等11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了經濟援助,其中人均gdp超過中國的國家有92個。1976年後,中國政府大幅減少對外援助,倡導合作共贏。建國後最早的壹次對外援助是在五四時期,中國向蒙古派出8200名工人,幫助蒙古修建學校、醫院、療養院、專家招待所、火電站、玻璃廠、造紙廠、養雞場,甚至修復古寺。中國無法制造蒙古提出的紡織廠設備,於是不惜用稀缺的外匯向英國訂購。1956年,中蒙簽署經濟技術援助協定,到1959年,中國向蒙古提供無償援助6543.8+0.6億盧布。工料折合黃金800萬兩,相當於當時3億桶原油的價格。在第壹個五年計劃期間,給予援助最多的國家是朝鮮和越南。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中國出動誌願軍654.38+0萬余人,戰爭花費7萬億(舊幣)。1953年,中朝簽訂經濟文化合作協定,中國不僅免除了戰時費用,還無償贈送朝鮮8萬億元人民幣(舊幣)。在抗美援朝戰爭中,1950年中國拿出大量戰爭物資幫助越南抗擊法國殖民軍。從1950年到1954年,* *向越南政府提供了1.67萬億人民幣的援助,並表示越南要求中國幫助的所有軍用物資都可以解決。在奠邊府戰役中,中國派出了軍事顧問團,提供了戰役所需的壹切武器彈藥、通訊設備、食品、藥品等。五五年間,我們援助越南修鐵路,恢復郵政電信,修公路,修航運,修水利,援助煤礦,水泥廠,棉紡廠,發電廠,派出專家,技術人員,熟練工人,無償給越南8億元人民幣,3萬噸大米,300噸面粉,5噸葡萄幹,1130箱酒和粉條,香煙和香煙。還有電爐、船、電話、卡鉗、燈泡;農業援助項目從農作物種植、選種育種、病蟲害防治,到建設獸醫院、牲畜防疫藥品生產廠、火柴廠、大壩加固等。,還包括65,438+00碾米廠和兩個汽油庫。1956年對越援助大幅上升,1959年提供3億元人民幣長期貸款和65438億元人民幣無償援助。1956年,中國向柬埔寨無償贈送了8億柬埔寨元(相當於800萬英鎊)的物資。1960年,我們向幾內亞提供了1萬噸大米,向剛果提供了5000至1萬噸小麥和大米。向埃及和其他國家派遣大量工程技術人員。中國在非洲最著名的援助項目是坦贊鐵路,這是當時中國最大的援外項目,59名中國人犧牲。當工程接近尾聲時,鐵路軌道處於緊急狀態。中國二話不說,把他國急需的鐵路軌道運過來,保證了按時完工。這樣,所有的例子幾乎遍布接受國。中國為非洲國家免費修建了20多個體育場。到1960年底,中國的無償援助和貸款共計40.28億元人民幣,其中大部分給了越南、蒙古和朝鮮。到1966年,中國對非洲的援助已達4.23億美元。第壹個五年計劃中的外援占國家基礎設施投資的1/10。1962年,中國負責修建雲南猛臘至老撾豐沙裏的公路,平均每公裏造價365438元人民幣+0萬元人民幣。所有建設費用都被視為中國政府向老撾王國政府提供的免費和無條件的經濟援助。與此同時,中國派出21,000高炮部隊在老撾承擔防空任務。1962年初,中國承諾對外援助69億多元,主要是越南、朝鮮、蒙古和阿爾巴尼亞,其次是柬埔寨、巴基斯坦、尼泊爾、埃及、馬裏、敘利亞、索馬裏等亞非拉國家。1961年,對外援助的支出接近償還外債的支出。1962年以後,對外援助超過了債務償還。1962年夏天,中越兩國領導人在北京會晤,中國向越南無償提供了可以裝備230個步兵營的武器。1965年,中國向越南派出了32萬防空兵、鐵道兵、工程兵和後勤部隊,最高時達到654.38+0.7萬人。1970年,中國軍隊奉命撤回中國,65,438+0,442烈士遺骸仍留在越南。1971年,中越簽署了7個無償援助協定,援助金額達36654.38+0億元人民幣。還與朝鮮、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等國簽訂了援外協議,總金額達74.25億元人民幣,是建國以來援外任務最重的壹次。對外援助支出占全國財政支出的比重由上年的3.5%提高到5.1%。8月,越南北部發生特大洪水,危及數十萬人。中國緊急調動飛機和火車向越南運送救援物資。9月27日,中越兩國政府簽署了1972中國向越南提供經濟和軍事物資的協議,確定中國向越南提供27.98億元人民幣無償援助。1972年國家對外援助支出為51.49億元,占國家財政支出的6.7%,比1.971高出31.6%。165438+10月26日,中越雙方簽署了中國對越南13無償援助1973協議,援助金額2107萬元人民幣。1973年,越南簽訂了壹般物資、軍事裝備、成套項目、現金等7項無償援助協議,折合人民幣25.39億元。加上與其他國家簽訂的援助協議,65438年至0973年國家對外援助支出達57.98億,占國家財政支出的7.2%,是建國以來最多的壹年。1974年,中國簽署了壹項協議,給予越南免費的經濟和軍事援助。1975年,越南南部解放後,中國援助越南修理魚雷艇、輕重機械廠、高射機槍廠和炮廠,其他項目繼續進行。中越兩國政府於1976年簽署了《中國向越南提供無息貸款的協定》和《中國向越南提供壹般物資的議定書》。六八年前,中國生產了3000多臺63式電臺,大部分支持越南,只剩下幾臺樣機。1968年,越南提出急需107mm火箭炮,但中國停止生產該型號,將庫存全部給了越南。從7月1日到72日,越南甚至把中國當成了免費的兵工廠,提出要3個營的1,000架飛機,1.8件地面設備和紅旗II的導彈(當時最先進的武器是從蘇聯進口的,中國自己沒有那麽多),2部警戒雷達,20輛兩棲坦克,2座浮橋,204門大口徑火炮。這份名單完全超出了中國的軍事和經濟實力。在中國的對外援助中,越南的援助時間最長,金額最大。到1978年,中國給越南的軍用物資可以裝備200萬陸海空三軍,各種物資打折200多億美元。包括輕重武器、彈藥和軍需品、450個成套裝備項目、346億米棉布、3.5萬輛汽車、500多萬噸糧食、200多萬噸汽油、3000多公裏輸油管和6.35億美元現金。這些援助不附加任何條件,大部分是免費的,小部分是無息貸款。中國的另壹個大的外援接受者是阿爾巴尼亞。1960年,中國承包了蘇聯援助阿爾巴尼亞的所有項目,援助規模不斷擴大,幾乎什麽都要。6月底,中國處於最嚴重的饑荒時期,但仍向阿爾巴尼亞提供了5萬噸糧食的緊急援助。從1954起,中國政府向阿爾巴尼亞提供的經濟和軍事援助折合人民幣超過100億元。當時中國人的年收入只有200多元。中國還向阿爾巴尼亞派遣了近6000名專家,培訓了數千名技術骨幹。中國對阿爾巴尼亞的援助是急需的,甚至包括21萬美元的自由外匯。中國幫阿富汗建紡織廠,阿富汗不種棉花,讓中國用外匯買。織成布做衣服,沒有地方賣,反過來賣到中國。中國援建化肥廠,阿爾巴尼亞不信任中國主機,要意大利主機。結果意大利主機用了沒多久就壞了,中國被要求用外匯購買意大利零配件。優質鋼材在中國很稀缺,但阿爾巴尼亞用中國援助的優質鋼管做電線桿,用優質鋼板鋪工廠的地面,甚至鋪路。中國用舍不得用的高標號水泥給了阿富汗援助,阿爾巴尼亞卻用它來修建烈士墓——在2.8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建起了1000多座紀念碑。1970年,中國向阿富汗提供了6543.8+0.95億元人民幣的長期低息貸款。1974年,中國向阿爾巴尼亞提供了65438億元人民幣的貸款。1975年,中國和阿富汗簽署了長期無息貸款等議定書。1976年鄧小平回歸後,外交領域的第壹個重大決策就是結束中阿之間的不正常關系。直到1983年,中國和阿爾巴尼亞才逐步恢復正常的國家關系。從1970年到1976年,中國對非洲的援助達65438美元+0.80438+0.5億美元。1965年,周恩來對來訪的巴基斯坦總統說:在第三個五年計劃期間,除了已經提供的6000萬美元以外,我們還將繼續提供援助。1966年,中國和巴基斯坦簽署了無償軍事援助議定書。僅今年壹年,中國對巴基斯坦的四次贈款就達6543.8+0.8億元人民幣。1967年,中國再次向巴基斯坦提供了65438+億元人民幣的無償援助。1970年,毛澤東會見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汗時說,第四個五年計劃安排的對外經濟援助太少,特別是對巴基斯坦的經濟援助不夠,要從原來的兩億元增加到五億元。中國對朝鮮的援助從未間斷,並不斷向朝鮮提供物質援助。新華社報道稱,中國1970年向朝鮮提供石油654.38+0.5萬噸,1972年增加到654.38+0.4萬噸。七年,中朝同意共同修建輸油管道,1974年2月破土動工,1976年6月輸油管道竣工,年輸油能力400萬噸。1975年4月23日,中央發文減少和調整中國對外援助支出。在第壹個五年計劃和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中國的援助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例為1%多壹點。從1963,比重逐年上升,1972年、1973年、1974年分別上升到6.7%、7.2%、6.3%,超過了國力。中央決定,“五五”期間,對外援助占財政支出的比重將從“四五”期間預計的6.5%下降到5%以下。對外援助總量基本保持在“四五”水平,平均每年50億元左右。從1970年到1976年,中國對非洲的援助達18438+05億美元。70年代後,與31個國家簽訂了經濟技術合作協議。20世紀70年代,中國先後與智利、秘魯、牙買加、圭亞那等國簽訂了經濟合作協定。1975年8月18日,中柬兩國政府經濟技術合作協定在北京簽署。根據協議,中國將提供價值6億元人民幣的通用材料和成套項目的無償援助。1976年2月10日,中國簽署了向柬埔寨提供無償軍事援助的協定,援助金額折合人民幣2.26億元。1976年,中國對外援助300億元,占國家財政支出的37%,比上年下降1.2%。新中國成立後,外援被視為中國對世界革命的支持,越給越多。壹些受援國想要從工業、農業、軍事設施到日用品的壹切,而另壹些國家則伸手要外匯來償還債務。1962年,周恩來在有7000名成員的國會上說,必須承擔國際義務。
上一篇:正規貸款機構和非正規貸款機構的特點是什麽?下一篇:助貸公司可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