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外匯行情大全網 - 助學貸款 - 中央已經定調了!涉及1.4億人!“公積金該不該取消?”引發壹場熱烈的討論

中央已經定調了!涉及1.4億人!“公積金該不該取消?”引發壹場熱烈的討論

持續數月的公積金存廢之爭可能會告壹段落。

5月18日晚,中辦、國辦印發《關於新時期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完善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方面,《意見》明確提到,要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公積金制度。

政協委員、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雖然我國住房公積金制度在投資回報率和統籌層次上存在問題,但從制度效率和制度公平上看,其表現還算不錯,對緩解職工住房困難起到了作用,歷史使命並未結束。

鄭秉文在今年“兩會”的壹份提案中建議,公積金應加快改革步伐,而不是因噎廢食。有四個想法:

壹是提高統籌層次,加強區域整合,提高回報率;

二是整體改制為全國性住房公積金管理公司,成為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獨立法人;

第三,改組為國家住房銀行;

第四,參考新加坡中央公積金的思路,與企業年金合並。

公積金存廢之爭沸沸揚揚。

今年2月,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原重慶市市長黃撰文指出,除稅收等政策外,建議取消企業住房公積金制度,直接降低企業成本12%。

他認為,住房公積金制度是1990年代初向新加坡學習的,而現在中國的房地產早已市場化,商業銀行已經成為提供按揭貸款的主體,所以住房公積金的存在意義不大。

黃說,以下三項措施可以確保取消公積金會使人民根本不吃虧:

壹是公積金變成年金,公民繳存公積金的收益只增不減;

二是已經發生的公積金貸款,可以按照壹定的利率優惠政策轉為商業貸款;

第三,取消公積金並不意味著職工拿不到企業繳納的6%,而是個人在資金使用上有了更大的靈活性。

壹石激起千層浪。這項提議引起了很多爭議。

北京大學金融學教授劉橋、張崢發表署名文章《我們為什麽反對“取消企業住房公積金制度”的政策建議》反駁。

文章稱,“取消企業住房公積金制度”是壹個不合適的,甚至是不好的政策建議。不僅不能真正減輕‘非常時期’企業的負擔,還會破壞正常的市場規則和秩序,給經濟生活帶來壹系列不必要的負面影響。"

文章認為“公積金作為住房工資發到員工賬戶,是免稅工資,是員工福利的重要形式。“無論從企業還是員工的角度,住房公積金都是員工勞動報酬的壹部分。"

格力總裁董明珠、全球財富管理論壇主席、中國前財政部部長樓繼偉隨後公開表示支持取消公積金。也給公積金制度的存廢討論添了壹把火。

其實取消住房公積金制度的想法早就有了。

支持者認為,住房公積金制度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制度的公平性存在問題。取消可以減輕企業負擔;

反對者認為,取消住房公積金意味著動了工薪階層的蛋糕。

公積金不應因噎廢食。

政協委員、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指出,住房公積金問題再次成為熱點話題。有人認為住房公積金制度不公平,主張取消住房公積金,這就完成了歷史使命。“我認為,對住房公積金的評價應該從效率和公平兩個方面來考察。”

在制度效率方面,鄭秉文認為:

第壹,公積金受益率比較高。

公積金制度建立以來,已發放個人住房貸款3335萬筆,其中雙職工占三分之壹,即約5500萬人受益。6543.8+440億的實際存款人中,38%成為了住房貸款人,這個受益比例是比較高的。

二是公積金平均房貸高達40萬。

2065438+2008年發放個人住房貸款253萬筆,金額1.02萬億元,平均每筆40萬元。在三線城市付了首付後,基本解決了員工買房的問題。

第三,公積金發放壹年的貸款可以為員工節省2000億利息。

公積金貸款利率較低,五年期以上3.25%,比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基準利率低1.65-2個百分點。僅2065,438+08年發放的貸款,將為員工節省利息2020億元,按照平均貸款期限65,438+00年計算,每筆貸款將節省利息支出8萬元。

第四,公積金的行政成本來自管理費。

全國共有公積金管理中心342個,服務網點3439個,從業人員4.4萬人。2065,438+065,438+07億元,每億元資產綜合管理成本僅為265,438+00,000元。

“這是中國少有的自收自支的福利制度,而其他幾乎所有的繳費型和非繳費型福利制度都有財政支持,包括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

關於公積金制度的公平性,鄭秉文認為:

壹是公積金覆蓋面逐步擴大。

截止2018年末,實繳公積金144萬。在可比的社會保險中,除醫療、養老外,失業保險覆蓋196萬,生育保險為2.04億,比住房公積金更具強制性。而其他支付體系覆蓋的人群就更少了,比如企業年金覆蓋的人數不到2400萬。

二是民營公積金企業職工繳費比例不斷提高。

654.38+0.44億存款人中,365.438+0%來自機關事業單位,20%來自國有企業,365.438+0%來自私營企業,8%來自外資,其余65.438+00%為非政府、集體企業和其他類型單位。

我國狹義的正規部門就業是指城鎮法人機構和城鎮集體單位,從業人員6543.8+0.7億人;廣義上是指新增城鎮私營從業人員654.38+0.4億人,是指營業地址位於本縣城關鎮以上的私營企業從業人員。

失業、工傷保險、公積金主要覆蓋狹義的正規部門從業人員,廣義的6543.8億多的縣域民營企業不包括在內。

2065438+2008年,公積金新增開戶1990000戶,其中民營企業占比50%(994萬戶),表明發展趨勢進壹步向好。

第三,公積金非常透明。

每年向全社會公布的“年報”有完整的信息,包括按單位性質(公務員、事業單位、國企、集體企業等)劃分的繳存比例。)、公積金提取按類型(提取原因、人數、比例金額)、各種貸款類型(住房類型、面積、單位數等)。)、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試點貸款、業務收支及增值收益、各省住房貸款及增值收益。

“從以上效率和公平兩個角度來看,公積金的表現並不是很差,起到了緩解職工住房困難的作用。它的歷史使命並沒有結束:壹、二、三線城市的中央部委和各級政府、事業單位聘用的員工,承受著更大的購房壓力,同時承擔著國家機器運轉的職能。取消公積金,意味著他們可能解決住房問題,回歸福利分房,這將更加不公平。”鄭秉文指出。

中央調諧

專家稱有四種改革思路。

值得註意的是,5月18日晚,中辦、國辦發布《關於新時期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

作為我國的壹項基礎性制度安排,在完善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方面,《意見》明確提到,要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公積金制度。

這意味著,中央已經為住房公積金制度存廢之爭定下了基調:住房公積金制度可能迎來壹輪改革,而不是廢除。

鄭秉文在提案中指出,目前公積金確實存在很多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有兩個:

壹是投資回報率太低,跑不過通脹,受薪員工記賬利率更低;

二是統籌層次太低,貸款比例高的地區(天津99.5%)和貸款比例低的地區(青海78%)無法調整。

為此,他在提案中建議,公積金應加快改革步伐,而不是因噎廢食。

在鄭秉文看來,公積金改革有四個思路:

壹是提高統籌層次,加強區域整合,提高回報率;

二是整體改制為全國性的住房公積金管理公司,成為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獨立法人(美國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思路);

第三,改組為國家住房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想法);

四是與企業年金(新加坡中央公積金的思路)合並。

北上廣深住房公積金福利PK

對於勞動者,尤其是高房價城市的勞動者來說,住房公積金無疑是壹個巨大的福利保障。

壹位在深圳貸款買房的白領告訴記者:

“剛買房的時候,希望流程能快壹點。我只用了商業貸款。後來經過銀行貸款經理的提醒,我把壹部分轉成了公積金貸款。每月還款額少了幾百元,每月公積金扣還款額的1/3左右,負擔小了很多。”

不僅購房者可以受益,公積金支持住房租賃的力度也在加大。

《全國住房公積金年度報告2018》數據顯示,2018年,住房租賃提取730.4億元,大幅增長64.22%。

近日,各城市發布了2019住房公積金年度報告。

265438+20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了四大壹線城市的情況,對比存貸款提取,哪個城市的居民在公積金項目中享受的福利最大?

北京人均存款是深圳的2.6倍左右。

北上廣深四個城市繳納公積金的群體有多大?

從絕對數量來看,四個城市實際繳存住房公積金的人數分別為798.54萬人、882.78萬人、479.72萬人和6651.5萬人,上海最多,廣州最少。

這和幾個地方的就業人口數據排名是壹致的。

目前有幾個城市沒有公開2019的就業數據,這裏記者主要指的是2018的數值。根據北京、廣州、深圳的統計年鑒,北京、廣州、深圳的就業人口分別為12378、8965400和10502500。目前上海只披露了就業人口2013726500。

粗略算了壹下,北京、上海、深圳的住房公積金覆蓋率都在60%以上,廣州相對較低,沒有達到60%。

壹般情況下,公積金的繳存比例是單位壹半,個人壹半(個人繳存比例可以等於或高於單位繳存比例,但不能超過規定的上限)。這也意味著,繳存額越高,相當於從單位享受的福利越多。

對比這個指標,北京“壹枝獨秀”,月人均存款2310元,高於上海的1448元和廣州的1478元,遠遠落後於只有899元的深圳。

目前,2019的全國公積金年度報告尚未發布,但根據2018的數據,全國月人均住房公積金繳存額為1215元。這也意味著深圳未能達到全國人均水平。

公積金的繳存額取決於繳存基數和繳存比例。

從基數上看,壹般上限為“不高於職工所在城市統計部門公布的上壹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倍”;

至於下限,從2019年7月開始,北京、廣州、深圳規定的繳存基數分別不低於2200元、2100元和2200元,這三地職工和單位的繳費比例為5%至12%。如果按照5%的下限計算,單位最低貢獻分別為65438+。

上海職工公積金的繳存比例分別為5%至7%,月繳存額下限為242元;不過上海也有補充住房公積金(非強制),繳存比例從1%到5%不等,月繳存額下限為48元。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四地的公積金繳存規定差別不大,但無論是繳存基數還是繳存比例都有較大的彈性空間,這也導致了四地月人均繳存額的差異。

(數據來源:2019四城市住房公積金年報)

上海提供最多的住房貸款。

北京平均金額最高。

繳存後,個人如何直接享受公積金的好處?主要通過貸款和提取購房款兩種方式。

目前公積金貸款利率調整為2015年6月執行,五年期以上公積金貸款利率為3.25%。這與商業房貸利率相比有很大優勢。對於購房者來說,使用公積金貸款是降低貸款成本的主要途徑之壹。

但是每個城市都有公積金貸款的使用上限。

其中,2019年,北京市單繳存職工和雙繳存職工最高限額為1.2萬元;

購買上海首套住房的家庭最高貸款額度為654.38+0萬元,繳納補充公積金的家庭最高貸款額度為654.38+0.2萬元,購買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家庭最高貸款額度為80萬元,繳納補充公積金的家庭最高貸款額度為654.38+0萬元,個人額度減半。

廣州職工繳費最高限額60萬元,廣州職工繳費最高限額654.38+0萬元;

深圳員工單筆存款最高限額50萬元,雙筆存款最高限額90萬元。

從貸款額度來看,北京最寬松,對單存員工和雙存員工壹視同仁。

但從2065438+2009年個人住房貸款實際發放情況來看,上海發放數量最多,達到130900(已扣除置換貼息貸款),也就是說給130900購房者或家庭帶來了實惠,約為廣州的3.23倍。

從每筆貸款的平均金額來看,北京最高,達到77.98萬,這也與北京給出的最寬松的金額壹致,而上海、廣州、深圳每筆貸款的平均金額相差不大。

(數據來源:2019四城市住房公積金年報)

深圳人熱衷公積金租房。

看提取。除了享受利率更低的住房貸款,提取公積金相當於把躺在賬戶裏的錢變成了“真金白銀”用於消費。

提取有兩個主要類別:

壹種用於住房消費,包括購買、建造、大修自住住房、償還購房貸款利息、出租住房;

另壹類是非住房消費,包括退養和退休、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和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的退出、戶口遷出本市或定居國外。

其中,住房消費往往占比很高。

四城市對比,2019年,北京提取人數最多,達到3910000人,深圳最少,只有257萬人。從人均提取金額來看,北京也是最高的,達到41.244元,四個城市的差距有壹定程度的拉大,上海為301.35元,上海為221.30元,深圳為1.7949元。

理論上,交的多就代表能提取的多,提取公積金的消費類別比例也能從另壹個角度說明幾個地方人均提取金額的差距。

提取金額中,北京市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占61.2%,償還購房貸款本息占18.6%,租賃住房占8.7%。

上海償還住房貸款本息66.42%,租賃住房65,438+065,438+0.75%,自住住房5.64%為購買、建造、裝修、大修。

廣州自住住房占10.36%,購房貸款本息占68.57%,租房占11.36%。

在深圳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占12.05%,償還購房貸款本息占26.83%,租賃住房占36.41%。

上海、廣州的提取公積金消費結構較為接近,65%以上用於償還住房貸款本息;在北京,自住住房用於購買、建造、改造、大修的比例高達61.2%,而在深圳,租房比例最高,達到36.41%,遠超其他城市。

據深圳住建局公積金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深圳公積金租房提取模式是國內同行業中最寬松的提取模式之壹。目前,職工可通過中心網站網上辦理平臺、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支付寶城市服務、I深圳APP、12329客服熱線或銀行自助終端等六種自助渠道提取月租房保證金的65%,全程在線辦理,無需提供任何證明材料。

另壹個背景是,在2018年8月的深圳房博會上,深圳市房地產與城市建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峰曾介紹,深圳近80%的人口需要通過租賃來解決住房問題。

  • 上一篇:智能科技充分體現了廣豐凱美瑞的制勝秘訣。
  • 下一篇:助學貸款周末可以辦理嗎
  • copyright 2024外匯行情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