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組合準備
川油58(原試驗代號:03za -1)是甘藍型油菜NEA細胞質雄性不育三系雜交種,是以1999為母本,以JA1為父本配制而成的雜交組合。2003年秋申請進入四川省油菜新組合區域試驗,2005年通過四川省審定。2004年申請進入國家長江上遊油菜新組合區域試驗,2007年通過國家區域試驗和國家生產試驗。川油58的選育標誌著NEA不育細胞質及其恢復基因材料在雙低雜交油菜育種中的成功應用。這不僅可以簡化油菜雜交種的制種程序,保證雜交種的純度,而且可以更好地協調油菜雜交種高產、優質和多抗之間的矛盾。
二、輸出性能
1.品種試驗在2002年的品種試驗中,平均畝產196.6公斤,比對照蜀雜6號(144.4公斤/畝)增產36.1%,達到極顯著水平。2003年品種比較試驗,平均畝產183.3公斤,比對照蜀雜6號(138.0公斤/畝)增產32.8%,達到極顯著水平。
2.四川省試2004年四川省試,平均畝產154.7公斤,比對照蜀雜6號(140.365,438+0公斤/畝)增產10.26%,達到極顯著水平,居當年雙低組合之首。2005年,9個試驗點產量全部增加,平均畝產163.7公斤,比對照蜀雜6號(1.41.69公斤/畝)增產15.53%,達到極顯著水平,居當年B組試驗第壹位。
3.生產試驗在2005年四川省生產試驗中,五點試驗壹致增產,平均畝產166.8kg,比對照蜀雜6號(148.79kg//畝)增產12.1%,達到極顯著水平。2007年參加國家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79.91kg,比對照油研7號(156.96kg/畝)增產14.62%,產量極顯著,位居第壹。2007年全國6個生產試驗(貴州遵義、貴州黔南、四川雙流、四川內江、雲南羅平、重慶萬州)5個點增產,平均畝產179.91公斤,比對照油研7號(156.96公斤/畝)增產65438+。
第三,生物學特性
川油58種子圓形,種皮深褐色,子葉寬中長,幼苗半直立,生長勢強,莖綠色,葉深裂,有1 ~ 3個裂片,對生葉,葉暗綠色,葉厚,頂部大而圓,光合面積大,葉波狀,葉柄中長,莖葉無毛有蠟粉,花瓣和雄蕊大而黃。
第四,品質性狀和抗逆性
川優58的母本JA1具有受遺傳控制的完全雄性不育特性,不受溫度、光照等任何環境因素的影響。理論上,雜種的純度可以達到100%。在2003-2007年的四川區域試驗和國家區域試驗中,根據農業部油料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的檢測結果,川油58種子的芥酸含量為0.65438+。商品油菜硫甙含量為25.10 ~ 31.84 mol/g餅,含油量為39.42 ~ 41.22%,表明該品種雜交種子和商品油菜品質優良,優於國家和四川雙低油菜審定標準。2003-2007年四川省和國家區域試驗的植保鑒定和田間自然鑒定結果表明,川油58成熟期病害較輕,對菌核病和病毒病的抗性為低-低。整個生育期表現出較強的抗倒伏性和抗寒性。
動詞 (verb的縮寫)農藝性狀
川油58是半冬性中熟甘藍品種。根據國家和四川區域試驗及多點生產試驗結果,在長江上遊不同地區、不同年份種植,全生育期221 ~ 224天,與對照相同。幼苗生長旺盛,幼苗半直立,葉片深綠色,莖粗壯,株型緊湊,整齊度好,育性正常,花粉量大,抗病性、抗倒伏性和抗寒性強,豐產性突出,適應性強。成熟期株高180 ~ 210 cm,分枝部位25 ~ 75~95cm,壹級有效分枝8 ~ 12,二級有效分枝4 ~ 14,主序75~95cm,主序角密度1.5 ~ 2.5。
不及物動詞栽培技術要點
1.適時播種移栽川油58是雙低中熟雜交油菜。育苗移栽時,川西平原和川南地區適宜在9月中下旬播種。苗床播種量0.5 ~ 0.8公斤/畝,五葉期噴施多效唑,30天移栽。直播栽培時,各地播期推遲10 ~ 15天。
2.種植密度川油58分枝多,二級分枝發達。可根據土壤肥力稀植,充分利用二次枝的增產優勢,中等肥力水平每畝移栽6000-8000株,高肥力水平每畝移栽5000-7000株。
3.肥水管理肥水管理以基肥為主,苗肥在移栽苗後早施,冬前追施蠟肥。施足底肥和磷肥,早施多苗肥,巧施芽苔肥,增施硼肥,保證植株前期營養器官發育良好,根深葉茂,生殖器官後期分枝多,果實多,不虧肥,不早衰。壹般施肥量為純氮10 ~ 15公斤/畝,普通過磷酸鈣30 ~ 40公斤/畝,氯化鉀8 ~ 10公斤/畝,底肥比例為3∶2,移栽底部施硼肥。含硫肥料易導致優質油菜硫甙含量增加,降低其品質,應杜絕硫銨、硫酸鉀等含硫肥料在優質油菜上的應用;施用十字花科作物稭稈和角殼制成的有機肥易發生油菜和傳染病,不宜施用十字花科作物稭稈制成的農家肥。
4.田間管理:移栽成活後,及時中耕除草,防止菜青蟲、蚜蟲,雨季及時清溝排澇。川油58為雙低優質油菜,種植區域應與非優質品種嚴格隔離,註意連續集中種植,避免與其他非優質品種混種,以保證油菜的雙低品質。當主序中間的莢果種子變成褐色時,應及時在晴朗的早晨收獲,以減少掉落種子的損失。
(通聯:①四川天宇種業有限公司成都610066②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