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外匯行情大全網 - 助學貸款 - 車企能從2008年金融危機中學到什麽?

車企能從2008年金融危機中學到什麽?

2008年9月,伴隨著華爾街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公司申請破產,次貸危機引發了美國的金融危機,而且由於金融全球化的發展,美國次貸危機又引發了全球性、系統性的金融危機。

實際上,在9月前就有壹系列跡象表明“情況不妙”,所以危機爆發前就有車企制定相關政策以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局面。

7月中旬,時任雷諾CEO的卡洛斯?戈恩(Carlos?Ghosn)宣布,將在歐洲裁減5000個工作崗位(之後增至6000個),削減庫存水平,並且密切監控現金流和生產。與此同時,雷諾壹邊叫停跑車研發工作,壹邊推遲新車發布。

菲亞特集團也註意到,包括法拉利在內的所有運營部門的新訂單在全球範圍內大幅減少,於是決定延長暑假停工時間。“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汽車行業可能經歷壹場大屠殺,直到2009年夏季,結果才見分曉。”菲亞特主席Luca?Cordero?di?Montezemolo當年在接受歐洲汽車新聞采訪時表示。

之後,政治領袖和金融精英們穿梭於線下會議和線上會議之間,試圖阻止“流血事件”的發生。

現金為王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但又不會是簡單的重復。

2020年伊始,全球汽車制造商遭遇了壹個比08年金融危機更為可怕的敵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毫無疑問,此次疫情必然會給汽車行業帶來深遠影響。

從直觀數字來看,在剛剛過去的3月,美國輕型汽車銷量同比下滑近27%;意大利、西班牙、法國的新車註冊量皆同比暴跌70%-80%左右;英國和德國新車銷量分別驟降44%和38%。分析人士預測2020年美國和歐洲汽車銷量都將下滑30%左右,不過實際數字要取決於禁售期的持續時間,以及各國政府是否出臺相應的刺激消費的法規。

只是,危機不是當年的危機,車企也學會了壹些求生技能。

經歷過2008年危機的企業高管、分析師和顧問紛紛表示,汽車制造商和政府將會從之前的危機中吸取教訓,其中就包括現金為王,即車企必須保證現金流不能斷,否則將面臨產業鏈的崩塌。

波士頓咨詢集團合作人Xavier?Mosquet稱,經過08年金融危機後,所有的汽車制造商在資金分配上都變得更加嚴謹,盡量控制成本支出,同時保持足夠的現金儲備,以防面臨類似的危機。傑富瑞汽車行業分析師Philippe?Houchois則表示,2007年底,很多車企資產負債表上的現金規模只有今天的壹小部分。

所以從3月開始,包括福特、通用汽車和阿普蒂夫在內的公司已經采取行動以保證現金流充裕,其中包括提高信貸額度、臨時裁員以及延期發放薪水等措施。

可以肯定的是,車企們當下的資金狀況肯定是優於12年前的。保時捷首席財務官Lutz?Meschke稱,與10多年前的危機相比,現在最大的優勢在於資本市場流動性非常好,利率也非常低,因此我非常肯定我們不會出現資金短缺的狀況。

寶馬首席財務官Nicolas?Peter公開表示,公司的風險管理已經為另壹場危機做好了準備。“與2008-2009年金融危機相比,我們已經把備用信貸額度從60億歐元增加到80億歐元,吸引了40多家全球性巨頭銀行的參與。”

戴姆勒首席財務官Harald?Wilhelm向歐洲汽車新聞透露,他的目標是將凈工業現金流維持在100億歐元以上,以應對意外事件的發生。“我們必須在現金流、投資、股息和壹些壹次性支出之間做出權衡,才能使現金發揮作用。”

讓“無形的手”發揮作用

在08年金融危機期間,政府也扮演著不可忽視的角色,美國政府向通用等汽車巨頭、及其金融服務公司和零部件供應商提供了近800億美元的援助。

另壹方面,在上次全球金融危機時,雷諾曾獲得了30億歐元(約合32億美元)的政府擔保貸款。這意味著,政府為企業提供緊急貸款也是壹種讓“無形的手”發揮作用的方式。值得提及的是,彼時為了支持汽車業,法國政府近期已出臺了壹系列政策,包括向汽車企業和零部件供應商提供3億歐元的重組基金,並向每位購買節能汽車的消費者發放1000歐元補貼,向雷諾和標致雪鐵龍等知名企業提供貸款。

當下,為了減緩疫情的蔓延,各國政府都停止了包括汽車銷售在內的大多數商業活動,不過也承諾將出手幫助汽車制造商渡過難關。上個月,雷諾董事長讓·多米尼克·塞納德(Jean-Dominique?Senard)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沖擊,雷諾可能會尋求法國政府擔保,以改善財務狀況,但不會考慮國有化手段。

顯然,所有政府饋贈的“禮物”,都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壹旦妳接受了政府援助,就意味著妳放棄了諸多獨立決策權。從此前的經驗來看,借助援助計劃,政府能夠在壹定程度上阻止汽車制造商通過裁員等方式削減成本。

相比直接的經濟救濟,壹些刺激消費的激勵措施可能效果更好。咨詢公司AlixPartners主席Stefano?Aversa表示:“如果沒有強有力的短期激勵措施,今年歐洲的汽車銷量將下降30%。”

2008年至2009年,德國、英國、法國和意大利四國推出以舊換新購車獎勵政策。盡管這些計劃最後超出預算數十億歐元,並使銷售向低利潤車型傾斜,但是這些計劃在提振汽車銷量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到2009年春季,歐洲的汽車銷量開始回暖,並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達到了歷史新高水平。

不過當下,即將生效的歐盟排放法規,也使汽車激勵措施的引入變得更為復雜。這意味著汽車制造商需要銷售更高比例的電動汽車,才能達到他們的目標,否則將面臨數十億美元的罰款。只是,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消費者還願意花更多的預算購買價格相對昂貴的電動車麽?但是,如果政府能夠把激烈措施應用在電動車領域,那麽既能讓消費者收益,又能讓車企在滿足排放法規的同時銷售更多汽車,倒不失為壹個可行的途徑。

文/孫莉莉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壹句話點評”關註微信公眾號,或登錄《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 上一篇:在16工作的李,安然無恙嗎?
  • 下一篇:我可以用信用卡分期付款嗎?
  • copyright 2024外匯行情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