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拉動中國經濟有三駕馬車:出口、投資和消費。但由於世界經濟不景氣,貿易保護主義擡頭,對我國出口有壹定負面影響。在投資方面,經過10多年的基建項目投資,未來基建投資的空間相對有限。
同時,受大環境影響,民間投資積極性不高。所以,剩下的只有通過刺激消費來刺激經濟增長。然而,中國居民消費率不到40%,遠低於全球平均水平。無奈之下,這位經濟學教授建議對50萬元以上的存款征收利潤稅率,以刺激消費。
這位經濟學教授的文章壹發表,立刻遭到了各界的批評和質疑。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對50萬以上的存款征收高額利息稅來刺激消費是不可取的。目前手裏有50萬以上存款的家庭不到10萬戶,所以即使征收高額利息稅,受影響的群體也不多,指望這些群體拉動消費也不現實。此外,對50萬以上的存款征收高額利息稅,不壹定能刺激消費,相反還會增加稅費和雜費,與我國目前的減稅降費政策不符。
事實上,近兩年來,中國的存款利率壹直在下降,現在幾乎看不到3.5%以上的存款利率了。除了鼓勵企業投資貸款,還有就是強迫儲戶增加消費支出。然而,即使銀行不斷降低存款利率,中國居民的存款總額仍在快速上升。
根據央行給出的數據,2022年住戶部門(個人)存款余額增加17.84萬億元,而2026年僅增加9.9萬億元,5438+0。顯然,不可能通過降息把存款逼出來用於投資和消費。那麽,即使對50萬以上的存款征收高額利息稅,也不會刺激消費需求。
中國的儲蓄存款之所以不能成為消費需求,主要有兩個原因:壹方面,現在很多人想把錢存在銀行,主要是應對失業、疾病、疫情、養老等問題,有了存款才能抹平生活的波動。顯然,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把這筆存款拿出來消費。
因此,即使對50萬以上的存款征收高額利息稅來刺激消費,也不可能達到目的。結果要麽是儲戶決心把存款放在銀行,征收高額利息稅也沒用。否則,人們提取存款,投資股市、基金、銀行理財產品等高收益產品,導致銀行存款大量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