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國家助學金發放時間相關的原則是,國家助學金要幫助那些經濟困難上不起學的學生順利完成學業,而不是簡單地根據學習成績“排第壹或第二”。還有壹點就是要實事求是,不能只靠壹個“貧困證明”來界定,以免弄虛作假,而真正的貧困學生又面臨著輟學挨餓的現實,所以壹般都要求公示助學金名單。壹般來說,助學金是國家給的助學金或學校籌集的資金,用來幫助學習成績優秀但家庭困難的孩子。國家規定是每人每年3500元,但如果學校有足夠的經費,會更頻繁,按學校規定。
二、福建省貧困學生資助政策條款說明:四類底層對象是指建檔立卡家庭學生、殘疾學生、低收入家庭學生、農村貧困家庭學生,簡稱四類底層對象或底層對象。四類對象分別由扶貧、民政、殘聯等部門提供。
壹、學前教育階段
資助項目:政府撥款。
資助範圍:公辦幼兒園和有辦園許可證的民辦幼兒園。
資助對象:在園經濟困難兒童,約占在園人數的3%。
資助類別:分為兩個等級。第壹檔:四類對象,孤兒、烈士子女或優撫對象家庭子女。二年級:其他經濟困難的孩子。
資助標準:高壹學生每人每年2000元;第二檔每年每個學生1000元。
處理流程:
①底層對象:不需要申請,方法是自上而下,上下結合。由市、縣(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根據扶貧、民政、殘聯等部門確定的學生名單實施積極資助。
②其他對象:自下而上塗抹。學生家長提供相關證明材料,經幼兒園審核、教育行政部門認定後資助。
資金依據:閩財交[2014]26號(開始)、閩財交[2014]14號(招標)、閩財交[2016]47號(擴大)。
第二,義務教育階段
國家資助項目(壹)
資助項目:免除學雜費。
資助範圍: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
辦理流程:普惠政策,學生無需辦理手續。
經費依據:民政辦[2006]16號(初始)、民政辦[2008]65號(擴大)、鄭敏[2065 438+06]16號(擴大)。
國家資助項目(二)
資助項目:免費提供教科書(包括正版學生詞典)。
資助範圍:向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向小學壹年級新生免費提供正版學生詞典。
辦理流程:普惠政策,學生無需辦理手續。
資助依據:民教基[2008]6號(開始)、民教財[2009]8號(免教材)、民教財[2065 438+03]42號(免詞典)、鄭敏[2065 438+06]16號(擴大)。
國家資助項目(三)
資助項目:提供免費練習本。
資助範圍: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
辦理流程:普惠政策,學生無需辦理手續。
經費依據:民教基[2008]6號(開始)、民教財[2065 438+02]147號(免習題)、鄭敏[2065 438+06]16號(擴大)、福建省義務教育條例。
國家資助項目(四)
資助項目:免費住宿。
資助範圍:城鄉公辦學校義務教育階段寄宿生。
辦理流程:普惠政策,學生無需辦理手續。
資助依據:交[2006]36號(初步),財[2016]19號(擴大)。
國家資助項目(五)
營養改善項目資助。
資助範圍:義務教育階段公立寄宿制學校。
補貼對象:農村義務教育公辦寄宿制學校寄宿生、城鄉義務教育公辦寄宿制學校、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送盒飯的低收入(含貧困人口)學生。
補助標準:每生每年1000元。
辦理流程:不需要申請,方法是自上而下,上下結合。學校根據扶貧、民政部門提供的貧困戶、低收入家庭(含貧困人口)名單,實施積極資助。縣級財政、教育部門據實向學校撥付營養補助資金,學校在“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中安排每天5元的標準營養午餐。上述補貼不得以現金形式支付。
經費依據:閩教財[2008]第98號(初始)、閩教財[2013]第67號、鄭民[2016]第16號(擴大)、閩教財[2016]第47號(提及)
國家資助項目(六)
資助項目:義務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補助。
資助範圍:義務教育階段學校。
資助對象: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含城鄉公辦和民辦學校)貧困家庭學生,包括建檔立卡學生、低收入家庭學生(含貧困人口)、孤兒或殘疾學生、烈士或優撫家庭學生等四類學生。
補助標準:對上述四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中的寄宿生,按照小學每生1000元、初中每生1250元的標準給予生活費補助;非寄宿生(含送盒飯的)按照小學生每年625元、初中生每年500元的標準補助生活費。
辦理流程:不需要申請,方法是自上而下,上下結合。學校根據國家學生資助系統和省困難學生信息管理系統,依據貧困學生、低收入家庭學生(含貧困人口)、孤兒或殘疾學生、烈士或優撫家庭學生等四類學生名單,實施積極資助。受縣教育局委托,商業銀行按學期實行集中支付,直接發放到學生(或學生監護人)個人銀行卡。
資助依據:閩財教[2065 438+09]23號。
市政資助項目(七)
資助項目:為公立寄宿學校貧困寄宿生提供生活補貼。
資助範圍:義務教育階段公立寄宿制學校。
補貼對象:城鄉義務教育公辦寄宿制學校建檔立卡的貧困家庭和最低生活保障寄宿生(含貧困人口)。
補助標準:小學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000元。市級補助是漳州市出臺的政策,資金由市縣各承擔50%。
辦理流程:不需要申請,方法是自上而下,上下結合。學校根據扶貧、民政部門提供的貧困戶、低收入家庭(含貧困人口)名單,實施積極資助。縣級財政、教育部門據實向學校撥付營養補助資金,學校在“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中安排膳食。
經費依據:閩教財[2008]第98號(初始)、閩教財[2013]第67號、鄭民[2016]第16號(擴大)、閩教財[2016]第47號(提及)
縣級資助項目(8個)
資助項目:免費提供教材。
資助範圍:長泰縣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對象為底層。
補貼對象:四類學生。
辦理流程:不需要申請,方法是自上而下,上下結合。學校根據扶貧、民政、殘聯等部門確定的學生名單實施積極資助。2018春季學期,學校開始統壹采購、支付、發放。
第三,普通高中教育階段
國家資助項目(壹)
資助項目:學雜費全免。
資助範圍:經批準設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含民辦學校)。
資助對象:建檔立卡家庭學生、殘疾學生、低收入家庭學生、農村貧困家庭學生。
資助標準:每生每年1600元。私立學校可以向學生收取高於補貼的學費。
辦理流程:不需要申請,方法是自上而下,上下結合。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根據扶貧、民政、殘聯部門確定的四類對象名單實施積極資助。
資助依據:閩財教[2065 438+06]47號(起始)。
國家資助項目(二)
資助項目:國家獎學金。
資助範圍:經批準設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含民辦學校)。
資助對象:具有正式學籍的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約占學生總數的10%。
資助類別:分為兩個等級。第壹類對象:四類學生、孤兒、烈士子女或優撫家庭子女。第二個對象:其他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
資助標準:第壹節課每生每年3000元;第二檔每年每個學生1700元。
處理流程:
①底層對象:不需要申請,方法是自上而下,上下結合。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根據扶貧、民政、殘聯部門確定的四類對象實施積極資助。
②其他對象:自下而上塗抹。學生在農庭提供經濟困難證明材料,填寫申請表,經學校審核公示並報教育行政部門審核後予以資助。
經費依據:閩交財[2010]第118號(開始)、閩交財[2015]第75號(招標)、閩交財[2016]第47號(擴大)。
第四,中等職業教育階段
國家資助項目(壹)
資助項目:免學費。
資助範圍:依法批準的公辦和民辦中等職業學校。
資助對象:全日制壹、二、三年級學生。
補助標準:全日制涉農專業每生2400元,省屬學校非涉農專業每生2600元,省外學校非涉農專業每生2100元。對全日制藝術生、醫藥衛生類院校全日制醫藥衛生類學生、技工學校全日制高級技工類學生,如數控機床加工、模具設計、制造與維修、電氣工程(僅指高中兩年起點),省內學校由省財政按每生每學年4800元、3200元、3800元的標準給予補助,全部由省財政承擔;省外學校省級財政補助標準分別為3600元、3000元、3200元,由省和市縣共同承擔。民辦學校的學費高於當地同類型、同專業的公辦中等職業學校,免除學費標準補貼的部分可向學生收取。
辦理流程:普惠政策,學生無需辦理手續。
資助依據:交[2010]第102號(開始)、財[2014]第82號(擴大)。
國家資助項目(二)
資助項目:國家獎學金。
資助範圍: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學歷教育的初壹、初二學生。
資助對象:農科專業學生和四類目標學生。扣除農業專業後,資助比例確定為10%的學生(但必須保證目標學生)。
資助標準:每生每年2000元。
處理流程:
①底層對象:不需要申請,方法是自上而下,上下結合。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根據扶貧、民政、殘聯等部門確定的兜底對象名單實施主動資助。
②其他對象:自下而上塗抹。學生出具困難證明材料,填寫申請表,經學校評估、公示、教育行政部門審核後予以資助。
資金依據:閩財交[2010]第102號(啟動)、閩財交[2015]第75號(招標)、閩財交[2016]第47號(擴大)。
動詞 (verb的縮寫)高等教育階段
國家資助項目(壹)
資助項目:國家獎學金。
資助範圍:全日制普通高校。
資助對象:研究生、專科生、預科生。
資助標準: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每年資助1.3萬元,碩士研究生每年資助6000元;本學院貧困生(含四類學生)每生每年資助4000元,壹般貧困生每生每年資助2500元。
辦理流程:無固定工作的全日制研究生均享受國家助學金;學期初,家庭經濟困難的大學生持相關證明材料向高校提出申請,經學校評估、公示、教育行政部門審核後給予資助。
同時,定向兜底的四類學生優先享受新生入學資助、勤工儉學、校內獎學金、困難補助、學費減免等。
經費依據:閩教財[2007]72號、閩教財[2010]119號、閩教財[2016]47號、閩教財[2014]4號、閩教財[4]。
國家資助項目(二)
資助項目:國家獎學金和國家勵誌獎學金(不可兼得)。
資助範圍:普通高校、科研院所、黨校、行政學院、會計學院。
資助對象:全日制在校大學生和研究生,其中國家獎學金資助對象為表現突出的學生;國家勵誌獎學金面向經濟困難、品學兼優的專科生。
資助標準:國家獎學金博士生每學年3萬元,碩士生每學年2萬元,本科生每學年8000元;國家勵誌獎學金每生每學年5000元。
辦理流程:每學年初開始評估,由院校負責推薦評估,每年6月65438+10月31前完成評估。
經費依據:閩教財[2007]70號,閩教財[2007]71號,閩教財[2012]138號。
國家資助項目(三)
資助項目:研究生獎學金。
資助範圍:普通高校、科研院所、黨校、行政學院、會計學院。
資助對象:學習成績優秀的全日制研究生。
資助標準:博士和碩士的獎勵標準分別不高於1.8萬元和1.2萬元。
辦理流程:根據各校制定的研究生學術獎學金管理辦法,向學校提出申請,經校級評審領導小組和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
資助依據:閩財教[2065 438+04]3號。
國家資助項目(四)
資助項目:綠色通道。
主辦:各全日制高校均開通“綠色通道”。對於經濟困難的新生,由學校先辦理入學手續,再由學校根據核實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措施進行資助。
辦理流程:學生持家庭經濟困難證明向高校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提出申請。
國家資助項目(5個)
資助項目:國家助學貸款
貸款性質:助學貸款,用於幫助高校貧困家庭學生支付在校學習期間所需的學費和住宿費。
貸款範圍:普通高校、科研院所、黨校、行政學院、會計學院。
貸款對象:全日制在校大學生(含第二學士學位和高職學生)、研究生和預科生。
貸款額度:每生每年不超過8000元;研究生每年不超過12000元。
貸款種類:根據貸款辦理地點的不同,分為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和校內國家助學貸款兩種。
(壹)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
經辦銀行: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國家開發銀行(目前僅支持部分縣市)。學生可以自主選擇。
貸款時間:每年7月1至10月15。
貸款地點:縣教育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及各經辦銀行。
處理流程:
1.網上申請:學生登錄以下地址進行網上申請。具體操作流程請參考制度。
農村信用社:
CDB:;
郵政儲蓄銀行:。
2.現場審核:學生網上申請後從系統下載打印申請表,攜帶以下材料到戶籍所在地縣(市、區)教育局學生資助中心進行現場審核:
(1)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所需材料:
①學生證;
②家庭戶口簿;
③錄取通知書或學生證;
(4)學費、大學賬戶信息;
⑤家庭困難證明(申請表中可選);
6 * * *與借款人身份證相同。
(以上材料1份,並應附原件以備查驗)
(2)國家開發銀行要求的材料:
①出示:學生和借款人身份證原件、錄取通知書原件(學生為學生證原件)、戶口本原件;
(2)提交:學生本人簽字的申請表原件、雙方身份證復印件、錄取通知書(或學生證)復印件。
(3)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要求的材料:
①申請表原件;
②借款人身份證、戶口本復印件;
(3)借款人郵政儲蓄銀行儲蓄卡復印件;
⑤錄取通知書或學生證;
6.鄉鎮或街道民政部門出具的家庭經濟困難證明原件。
(註:如果收到上述材料的復印件,必須核對原件。)
(二)校內國家助學貸款
經辦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興業銀行等。,主要由相關高校與合作銀行對接。
貸款時間:每年年初。
辦理流程:學生攜帶身份證、家庭經濟困難證明材料等向高校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提出申請。
經費依據:民政辦[2004]181號、民政文[2007]352號、民政辦[2010]108號、焦敏[2015]24號、民財交。
國家資助項目(六)
資助項目:國家資助兵役學費和退役學生學費資助。
資助對象:在校大學生、已應征入伍的畢業生和從學校退役的學生;退役壹年後,通過高考,重新被高校錄取的學生。
資助標準:研究生最高12000元,本科生最高8000元。
辦理流程:符合條件的學生,持入伍證或退伍證等證明材料和加蓋完整印章的相關申請表,向所在高校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提出申請。
經費依據:民交財[2012]第11號、民交財[2013]第96號、財交[2015]第462號。